| 詹美華
【文 / 教科書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 詹美華】【圖 / 張裕斌】
承上兩期(第42、43期)介紹中國大陸步平教授及日本笠原十九司教授,關於東亞歷史共通教材在共構過程中相關爭議與因應的經驗分享後,本期將從國內學者周婉窈教授〈試論東亞歷史共通教材書寫的可能性及其侷限〉和汪宏倫教授〈從歷史社會學角度思考跨國共構教科書〉的兩場講座,及「跨國共構臺灣歷史教材」論壇的熱烈討論中,扼要摘記重點,帶我們省思臺灣未來可能參與跨國共構教材的條件、限制和契機。本次報導也將為這回工作坊系列報導譜下休止符。
首先,周教授指出由中國大陸、日、韓所共同合撰的東亞三國近現代史,基本上是以日本帝國圈為主,缺乏臺灣主體性和琉球主體性的不完整書寫,究其實,是「誰」的東亞歷史?其次,若從pre-近現代的海洋史視野下來看,用「漢字圈」、「儒學」等角度來論東亞史,將無可避免地落入菁英歷史的一方論點,那麼,與庶民生活和文化息息相關的庶民歷史又在哪裡?是不是我們也可以從基督教傳教史作為切入討論東亞史的角度?再者,在多國共通歷史的書寫上,理論上應超越一國歷史進行越界和跨國的書寫,但,各國歷史各有發展脈絡,往往同其時而不相交涉,對歷史事件的書寫各有其立論的視角,更何況各國還要處理各自核心的歷史問題,及面對各自國家精神與民族意識的傳統,這些都將帶來書寫上的考驗。最後,臺灣是不是該作為東亞圖景的一個歷史單元?日本帝國圈內臺灣、琉球、韓國的共同經驗又是什麼?這些闕如是值得深思的。反觀,中國大陸會不會成為當代東亞暨亞洲和平的絆腳石呢?也是啟人省思的觀點。綜言之,在周教授剴切誠懇的演講中,讓與會者可以深深體會到跨國共構歷史教材有其不可迴避的國家主體性、歷史記憶和國際政治等深沈問題。
當與會者仍陷在臺灣主體性糾葛難了的複雜情緒之時,汪教授帶領大家來到歷史社會學的視角,提供我們一個關於民族國家在克服概念不清和理論混亂上可以分析的架構,這是由「國際vs.國家」脈絡層次和「公民領土vs.族群文化」制度內涵所交織而成四個象限場域的一種分析脈絡,讓人可以從中取得立足的觀點。其中「跨國共通教材」落於場域Ⅲ—國際脈絡層次與族群文化制度的交互影響之下,這個場域中關於東亞民族主義的紛爭,包括:前現代歷史記述(高句麗、臺灣、琉球)、近代戰爭的詮釋與記憶(南京大屠殺、慰安婦、原爆等)等等。汪教授進一步指出,要理解跨國共構教材可以區分為兩種:消極模式—維持民族國家框架,保持克制;積極模式—超越國族框架。而2005年出版之《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基本上是一種消極模式。回顧歷史,戰後東亞各國之間因地緣政治和國族建構,不僅有國族內部的衝突,更有「加害vs.被害」二元圖式的國族之間衝突,那些戰爭遺緒、歷史記憶、怨懟心態與價值觀,形成了重層的怨恨情感結構—臺灣的「悲情」、中國的「百年國恥」、日本的「被害者意識」、韓國的「恨」。這些難解的問題對共構東亞歷史教材而言,是多麼難以承擔的重。然而,汪教授最後仍提供我們面對未來的思考:透過共構教材進行跨國對話的必要、邁向超越國族框架的積極模式、對東亞民族主義的警覺與反省,以及考察戰爭遺緒對東亞情感結構的深刻影響。
本次活動的最後焦點是「跨國共構臺灣歷史教材」論壇。在意義和價值上,與會學者一致持肯定態度,認為東亞各國共構教材是超越自己的視角、過程重於結果,並勇敢地挑戰了民族國家的框架。在必備條件上,應有表述的自由、多方開啟對話,但不要陷入民族主義的高漲情緒。值得共構的主題上,包括:戰前、戰後民主化、民主化之後的轉型正義等等。在面對可能的困難與挑戰上,首先是中國大陸和臺灣關係的不可迴避性,「理解的過程」如何達成非常重要,從臺灣主體出發應是前提;其次是加害與受害者之間的二元對立衝突的問題;最後是突破民族主義的影響,一方面警醒民族主義遺緒的毒害,一方面思索在克服和超越民族主義之後對誰最有利?在開始共構的契機上,可以從臺灣加入中日韓國際知識社群開始,從不理解到對話理解,相濡以沫才能達致和平,用關鍵案例將達成共構觀點的形成脈絡呈現在教材中,以教導孩童學習和平及思考達成和平的理解過程。
誠如美國卡特研究中心所標舉的目標:「我們可以選擇減少苦難,我們可以選擇一起為和平而努力,我們可以使世界改變——而且是必須的」,相信跨國共構歷史教材是我們夢田中希望的種子,她終將有開花結果之日。
如欲進一步瞭解講演內容,請至本計畫網站查詢http://tpestudygroup.nict.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