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生學習成就評量資料庫」(TASA)建置期程與施測說明

| 杜雨潔

【文/測驗及評量組專案助理 杜雨潔;圖/2010TASA測驗實施指導影片截圖】

一、資料庫建置架構:(2)

二、預試:主要目的為檢測新進試題之信度與效度,樣本數約250人,透過學生實際作答狀況,以作為試題審修

及篩選優良試題之依據;分析採用古典測驗理論(classical test theory, CTT)模式,透過試題分析結果,參酌

試題難度(difficulty)、鑑別度(discrimination)參數、誘答選項通過率與試題內容品質,以作為之後TASA

正式施測組卷之參考依據。

三、正式施測:透過全國性大樣本之抽測,各年段總樣本數約20,000人,藉以搜集全國小四、小六、國二、高二

及高職二學生,其於各領域科目學習成就表現概況,將統計數據及分析結果資料提供作為擬訂教育政策之參考

依據,並規劃發展為縣市學力檢測或補救教學之參考。

四、施測時間、對象與科目:

(一)施測年段與時間說明:施測週期以國小、國中、高中及高職分年施測,如表1,每年大約五月底,學生課程

學習將結束之際。

(二)國小四年級:國語文、數學科、自然科;每名受測學生自三科抽測二科。

(三)國小六年級、國中二年級、高中二年級及高職二年級:國語文、英語文、數學科、自然科及社會科;每名受

測學生自五科抽測二科。

(四)特殊考科:每年每科抽測200~320名受測學生,其中「國語文特殊考科」測驗內容為「國語文與國語文書寫

測驗」;「英語文特殊考科」測驗內容為「英語文口說與英語文書寫測驗」,以上2種擇一,測驗時間跨二節課。

(五)學生問卷:每名受測學生均需填寫,目的在搜集學生家庭背景、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及課後活動等變項資料,

以作為資料庫結合學生學習成就表現進行分析探討使用。

【本文參考自「臺灣學生學習成就評量資料庫」網站:http://tasa.naer.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