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民忠
【文/政策及制度組副研究員 許民忠】
本處前主任陳伯璋教授在多次演講場合提到樂活(LOHAS)新教育,他指出樂活核心意義,乃是從樂活-慢活-慢食,以至漫遊的生活型態;現代的教育是「忙、盲、茫」,遺忘教育的目的,應放慢腳步,體驗學習,會有更好的效果。從賽斯(Seth)觀點來說,心念決定一切,樂活其實就是一種「心態」,一種對生命的態度。在科技文明高度發展的環境下,人類企圖以理性來掌控一切,講究實效與方法,深怕失控,此種心態如何「悠然而自得」,代之而起的是速食主義、效率第一、競爭掛帥。
本處吳清山主任十分強調凡事從「心」做起,如:「創新來自於開心、真理來自於恆心、卓越來自於信心」,蘊含「萬法唯心」的智慧,也指引教育問題解決的方向。賽斯的核心思想為「信念創造實相」,強調在宇宙中,「意識單位」是形成物質的能量單位,賦與每件東西生命力,「創造性」是所有意識最重要的屬性之一,人類的思想來自意念,會被加工、放大及實現。「信念」產生「思想」,「思想」產生「情緒」,思想與情緒由內而外地造成身體狀況、人生經驗及個人實相,健康也不例外,來自於自我的創造。當下所有的問題皆是人類集體創造出來的,解決之道在於由外而內,檢視信念,轉化思想。
以疾病為例,我國健保制度確實保障大眾健康,但人類對於疾病與死亡的恐懼並未稍減,科技再進步,對於不少重症或慢性病患者依舊束手無策,只能藉由藥物加以控制。賽斯認為「身體是心靈的一面鏡子」,身體疾病只是一種現象,反映內心長期的無力感,若能察覺引起痛苦與絕望的信念,加以轉化,信任並發揮身體自我療癒的能力,身體自然朝向健康的方向發展。換句話說,身體疾病是果,心靈因素才是主因,再好的換心手術也無法救活無心想活的人。
教育的初衷希望個體都能「健康快樂、發揮所長」,我國長期以來,投入不少教育資源,但似乎還感受不到「幸福美滿」。教育強調個體潛能的發展,但常因對個體的不信任,害怕失去競爭力,諸多恐懼的聯想,不得不透過各種方式控制學生學習成果。賽斯認為力量來自於內在,個體要健康快樂、完成自我價值,需找到內在真正的力量。賽斯以靈魂的觀點來看個體,信任每個人內在有其神性,人是多次元存在的個體,過去、現在、未來同時存在,內我有源源不絕的能量,可發揮無窮的創造力。如果我們能擴大意識,對個體有更深層的認知,藉由教育讓個體找到自我的力量,內在富足,免於恐懼,當下就是快樂學習、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