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翰征
【文、表 / 測驗及評量研究中心專案助理
蔡翰征】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又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老師是人一輩子中重要的學習對象之一,所傳的是正道、所授的是正業、所解的是正知,對學生的學習是有正面助益的。教育心理學上也有所謂的「畢馬龍」效應,意即當老師期待學生會有較優秀的課堂表現時,同時也會影響他們的教學態度與方法,而學生經由這樣教學方法的刺激,學習成效也確實會有所提升,因而形成良性的互動循環。然而進入21世紀的e世代,學生所吸收的知識內容已經不只有學校或家庭這些管道,網路上充斥著許許多多的資訊,無時無地衝擊著現今學生們的知識吸收,老師,這個名詞對學生而言,是否一樣存在著無可取代的地位或至高無上的影響力,這是值得去探討的一個議題。
TASA於2007年國二學生共同問卷中,對學生與導師的相處狀況作了調查,本研究試圖了解國二學生學習過程中,學習成就表現與導師相處狀況之關聯性,同時觀察此關聯性在不同學科間是否有不同的變化。因此,針對學生共同問卷題項,分別對答案「很少如此」、「偶爾如此」、「經常如此」及「一直如此」給予1-4分,加總以後取平均值分成三組,平均2分以下、平均2~3分、平均3分以上代表不同程度師生關係的學生群,接著,對學生國語文、英語文、數學、自然及社會科資料進行人數統計、平均量尺分數、標準差描述,觀察師生關係與學生學習成就表現之間的關聯性,詳如表1。
由表1數據顯示:隨著師生關係良好程度的增加,國二學生在國語文、英語文、數學、自然及社會科的學習成就表現也有微幅增加的趨勢。因此,針對2007年TASA國二學生受測資料,可以知道國二學生不同程度的師生關係,其國語文、英語文、數學、自然及社會的學習成就表現存在些微的差異,師生關係較良好的學生,其學習成就表現也有較佳的趨勢。低程度(平均兩分以下)之分組學習成就表現明顯較低,中程度(平均2~3分)與高程度(平均3分以上)之間的差異則較不明顯,其間的差異是否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意義,有賴後續更多研究加以探討,本研究結果僅供社會各界參酌,有興趣進行相關議題研究之研究者,可申請2005~2010年TASA釋出資料(http://tasa.naer.edu.tw/Release/index.aspx)以進行更深入之研究討論,以彰顯TASA資料庫的功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