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教育Live Talk系列演講紀實--「綠能減碳總動員•樂趣新生活」

| 林于郁

【文 / 教育資源及出版中心簡任秘書 林于郁】
【圖 / 院長室秘書 林立生、教育資源及出版中心簡任秘書林于郁】

看過電影「2012」的人,相信對於影片中地球末日毀滅的驚駭情景還記憶猶新,或許各位還慶幸自己生活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但現實狀況是,科學家們除了憂心北極冰原融化造成海水上升危及人類生存環境的問題外,更擔心當地底下蘊藏的四千億噸甲烷釋放到空氣中所造成的恐怖結果!

本院今年規劃的教育Live Talk活動,除了活力生命、創意學習、人文藝術等系列演講外,特別邀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周家復教授於912日進行一場環保議題的演講;周教授曾參與哥本哈根全球氣候高峰會及格陵蘭冰層探冰計畫,對於生物物理與奈米科技等相關研究理論與實務相當專精,對全球暖化與節能減碳等議題更深具精闢見解。

演講正式開始前,本院主任秘書郭工賓代表致詞,他以一般大眾認為冰原融化在物質不滅原理前題下海水不致上升的迷思作為開場,表示全球暖化對地球環境造成的影響不容小覷,當北極陸地上的冰層開始融化時,海平面上升將造成地球上多數物種的消失;周教授接續全球暖化的議題,帶領大家探討「人類活動對地球生態環境造成的衝擊」、「人類活動在暖化及氣候變遷中扮演的角色」、「減碳觀念的再思考」等問題。

首先,周教授以一張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水衛星觀測儀器所拍攝到的照片,讓大家清楚了解北極融冰狀態,他表示,2011年夏季位於加拿大北部連結大西洋與太平洋的西北通道已經因為融冰而完全打通,冰原目前以139,000平方公里(相當於一個臺灣)的速度融化著,今年8月冰原面積又創歷史新低,暖化危機迫在眉睫。

1750年以來,人類活動使得空氣中溫室氣體含量巨幅上升,主要原因來自發電(21.3%)、工業(16.8%)、運輸(14%)、農業(12.5%)、採礦(11.3%)、家用(10.3%)、土地開發(10%);其中,畜牧業所產生的甲烷、氧化亞氮、二氧化碳等三種指標型溫室氣體最高,佔全世界排放量51%

人類近年來對於地球資源的任意攫取,遠超過數億年其他物種的破壞,當大部分人類陷入大腸桿菌的智慧,還覺得地球資源不虞匱乏而肆無忌憚地破壞時,地球這個有限的營養體將迅速地被消耗殆盡,人類與其他物種也因此而滅絶。為了減緩地球暖化,周教授除了呼籲政府與企業界在提高經濟競爭力時應同時考慮環境保護的問題外,更提醒大家可以從日常生活細節做起,其中最快速有效的抗暖化方式,即是多吃蔬果少食肉,一個肉食者如改變飲食習慣成為有機蔬食者,則一年碳排放量將減少94%;如果人類在這四、五年內不能節能減碳、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將錯過黃金時期,超越地球所能吸納的臨界點,「2012」的場景就可能在我們這個世紀發生!

演講結束後,本院吳院長親自前往會場致意,周教授除致贈環境教育議題圖書與光碟外,更與院長提及國家教育政策、適性發展與創意學習的想法,相談甚歡。年底之前,本院還有2場演講開放各界免費報名參與,1012日將邀請國立臺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李育明教授就探索自然議題進行演講,1119日另邀請國內知名專欄作家黃丁盛老師分享創意學習經驗;活動資訊說明如下,任何詢問歡迎電洽02-33225558#117


如欲報名,請至國家教育研究院線上申辦系統進行學員註冊與線上報名作業(http://registration.nioerar.edu.tw/files/90-1000-2.php);教師身份者,請至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進行線上報名作業(http://inservice.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