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妙娟
【文 / 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陳妙娟】
100學年度延畢的大學生占應屆畢業生19.1%,而新聞也時常報導大學生面對就業的茫然,皆顯示年輕族群對未來充滿不安。與其說就職錄取率低,不如說是教育管控失調的必然現象。應徵時學歷是選擇的關卡,但實力卻是決定存續的原則。以當前的市場環境,企業選擇新鮮人的期待值有提升的傾向。這樣的趨勢或許認為「事不關己」者居多,所以尚未感受到就職的冷酷,但轉眼間學前的孩子便要進入高中就讀,瞬間便必須開始要面對學校教育的內涵,有多少能對應於社會上實際需求的疑惑,或許一念之間便轉變為重視「一技之長」的教育模式亦不足為奇。
政府有感於人才不足、思考如何培育人才,教育部更計畫能於101年12月提出「人才培育白皮書(草案)」的發展方向,冀望再創我國人才資源的競爭優勢。同時也規劃提出健全的配套政策,以尋求解決「人才荒」之急。事實上人才不足並不只是發生在臺灣而已,是全球性的共同問題。以日本為例,其文部科學省所屬之國立教育政策研究所(相當於國家教育研究院),便於先前就未來的小學、中學、高中職的教育課程內容進行深入的討論,並提出中間報告書以供教育相關機構參考。事實上於2009年度起日本文部科學省就積極進行教育課程之改善,並探討「5年計劃」的可行性,雖然尚未決定未來的施行方向,但應可預期在不久之將來便能窺見要求學校規劃教學課程的相關研究。面對上述的課題,日本就未來大學改革方針於2012(平成24)年6月4日於國家戰略會議提出「全球化人才育成戰略」,規劃未來10年擴大海外留學達人口一成以上。
培育活躍於國際的「全球化人才」亦是政府教育當務之急,延續臺灣產業競爭力更是政府積極努力的目標。運用ICT(資訊通信技術)的遠距雙向教學或許是值得嘗試的方向,事實上日本面對國際化、ICT化、少子高齡化等趨勢變化,便思考如何規劃培育學生具備必要的資質、能力,並將其納入所謂「21世紀的教育課題」,而其教育內容是有別於教科書所傳遞的知識與課程所教授的內容。其具體作為包括:(1)思考力、表現力、言語力及協調能力。(2)道徳性、人際關係的建構力、社會性、溝通能力。(3)公民認知、市民性。(4)鼓勵以技職為基礎所衍生的能力等表現方式的教育落實。上述或許有難懂的語詞,但就國際潮流及當今的社會趨勢,如此的學習應是必要的作為。此外就表現力、言語力而言亦已是現行教學指導的要點,此等能力已經藉由各教學課程來尋求其落實,足見其被重視的程度。然而比較值得深思的是,思考力、判斷力等所涵蓋的「智育」部份與道德性及社會性所蘊含的「心靈」部份的意識結合,作為貫通應是日後努力的課題。由「心靈」而衍生的倫理觀並進而思考想像其優化價值,此便逐漸形成「自我調整力」(自我關係)、「人際關係構成力」(他人關係)、「社會參與及形成力」(社會關係)的學習架構。最終的結果是具備工作技能並進入社會生活,其構成要件是必須經由一點一滴的訓練過程來累積競爭力。
大學並不是學習的終點,畢竟專業知識的養成,高深學問的形成,是必須經過不同層次的訓練課程來育成,在具備社會貢獻力(包括大學畢業者的應有能力及成為社會人的基礎力)的前提下,始有作為社會人的本質及能力。因此當今的指導要領應以培育思考力、判斷力、表現力為學習主軸,藉由「運用」型的教學內容來尋求活化教育品質,並進而形成符合時代潮流及社會需求的教育課程學習架構。換言之,對於人才的培育,是由確立教育目標開始,適時因應環境變化調整教學課程內容,建構完備的人才培育計劃及最佳的人才育成環境是政府因應人才培育需更仔細思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