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才指數報告:展望2015

| 陳賢舜

【文 / 教育資源及出版中心編審兼出版組組長 陳賢舜】

2012年,釣魚台、獨島(竹島)、黃巖島、南海與東海等主權爭議的陰影持續籠罩東亞,使臺灣、中國、日本、南韓、菲律賓等國的關係緊張化,這是一場傳統國家疆域主權的爭取。然而,一場無聲無息卻又慘烈至極的戰爭,正快速進行多年,就是無國界人才的全球位移,一場世界人力資源的爭戰,正逐漸影響各國國力與國威的消長,臺灣不得不提高警覺。

3年之後,2015年對一般人而言,只是普通的一年,對關心全球化發展的人而言,卻是重要的1年,根據2012924日聯合國寬頻數位發展委員會(UN Broadband Commission for Digital Development)發布有史以來的第一份全球寬頻報告《2012年寬頻發展現狀:實現數位和諧發展》(The State of Broadband 2012: Achieving Digital Inclusion for All)(Broadband Commission, 2012),該報告指出2015年中文將成為全球網路第1大語言,使用中文上網的人數將超過使用英文的人數。這數字不僅影響未來科技業發展走向,也提醒各國,中文勢力逐漸雄霸的趨勢,臺灣不能忽視新加坡、香港、中國同是中文人口地區的壯大,臺灣在未來人才培育方面,更須緊密結合相關產業,以利國家競爭力的提升。

中國早於201066日由中共中央與國務院聯合頒布「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計劃(20102020)」,其戰略目標規劃至2020年人才資源總量將從現在的1.14億人增加到1.8億人,增長58%,人才資源占人力資源總量的比重提高到16%。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達到2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的比例達到28%。人力資本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達到15%,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33%,人才貢獻率達到35%(新華社,2012),顯示中國對於人才發展積極性的重視與企圖心。臺灣缺乏天然資源,人才是我們最重要的資源,也是國家競爭力發展的關鍵,行政院經建會亦於2010年提出「人才培育方案(民國99-102年)」(行政院經建會,2010),預計4年經費投入601.07億元,積極協助各部會推動人才培育,亦避免人才不斷流失,惟缺乏5年或10年的長期擘劃視野。20114月初,馬總統召開例行的國安會議,會議探討臺灣人才外流的成因與影響,提及各國都在爭取人才,新加坡搶臺灣的醫療人員、香港搶臺灣的教授、南韓搶臺灣的科技人才,臺灣如何留住人才,已成為嚴肅的國家安全重大議題(陳洛薇,2011)。2011814日中央研究院翁啟惠院長發起,廣邀國內賢達共同連署發布之《人才宣言》(中央研究院,2011),指出國家發展將因人才失衡產生諸多問題,更引起各界關注與重視。而20129月一篇畢業於國內一流大學的高材生淪為澳洲苦勞或是自願去打工的爭議性報導,引起不少震撼,此事件的啟示在於如何讓好人才、好環境、好發展、好工作、好政策能緊密結合。

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暨人力部長尚達曼201244日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一場演講中,亦指出臺灣人平均薪資下降,原因在於臺灣對於外國人才採閉關政策,同時臺灣最優秀且最聰明的人才正移往國外,尤其是大陸,以及美國和其他國家,希望新加坡不要重蹈臺灣覆轍(陳韻涵編譯,2012)。翁啟惠、尚達曼等人的提醒,引起各界廣泛討論與警惕。馬總統於2012520就職典禮的演說上也再度強調提升臺灣競爭力的第五大支柱就是「積極培育延攬人才」,希望能從「育才、留才、攬才」三方面同時著手,以提昇國家競爭力。全球化的競爭,人力資源的豐沛就是強大國力的根基,20世紀至今,美國不斷的磁吸各國人才的效應,以及亞洲的新加坡、香港雖無天然資源,積極爭取優秀人才提昇國家競爭力的結果,皆提供很好的借鏡。新加坡和香港的競爭力表現長期居亞洲前茅,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2012530日公布《2012世界競爭力報告》(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2012)中,香港高居第1名、新加坡第4名、臺灣居第7IMD,2012);201295日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2012-2013年全球競爭力報告》(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2-2013)中,新加坡排第2、香港第9、臺灣居第13WEF,2012);上述兩項報告中,亦提醒提升臺灣競爭力的關鍵之一,在於強化創新研發與發掘一流的人才。

201254日,英國知名的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與海德思哲國際諮詢公司(Heidrick & Struggles)聯合公布了《全球人才指數報告:展望2015》(Global Talent Index ReportThe Outlook to 2015)(Heidrick & Struggles, 2012),本文將針對此報告進行較多篇幅的介紹與探討。此報告利用經濟學人智庫開發的一套指標體系對60個國家的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能力進行了排名,此次研究的國家數與2007年第1次研究相比較,增加30個國家。該報告研究方法係以兩個維度評估全球人才趨勢:第一,在國際層面上,針對60個國家的人才環境指數(20112015年)進行測量,計有7大衡量指標項(含30個指標),分別是人口趨勢(權重11.1%)、義務教育(權重11.1%)、大學教育(權重22.2%)、勞動力品質(權重22.2%)、人才環境(權重11.1%)、開放性(權重11.1%)、吸引人才的傾向(權重11.1%),總分為100分;第二,在企業層面上,從441位企業執行長的角度討論企業需要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有關60個國家的人才指數排名情況,如表1、表2所示。



本研究報告有關於60個國家的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表現,摘錄重點整理如下:

一、美國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能量表現最優:人才匯集的美國在2011年和2015年居全球之首,比第2名的丹麥高出近10分。本報告指出,美國的最重要的優勢是具有卓越的大學,現有工作人力素質高和用人唯才的環境,以及沒有限制性勞動法規的阻礙。

二、北歐與澳大利亞的教育力:2011年和2015年,北歐國家的丹麥、芬蘭和挪威皆居前5名,瑞典於2015年亦擠進第4名,比2011年高出3名。這些北歐國家穩定且績優表現,皆在於大力投資小學至高等教育。此外澳大利亞表現強勁的原因,係具有高品質的大學。

三、新加坡、香港的表現居亞洲前茅:新加坡、香港兩個年度的排名皆在前10強,報告並特別指出新加坡的好表現,在於具有開放性的國際貿易和外國的直接投資。

四、加拿大、智利和土耳其經濟復甦的影響:加拿大、智利和土耳其在2015年排名進步最大,因為經濟狀況的好轉帶動這些國家人才環境的改善。

五、希臘和委內瑞拉經濟頹勢的效應:2015年排名下降最多的是希臘和委內瑞拉,其因主要遭受嚴峻的經濟形勢。

六、中國的開放與巴西的奮起: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從2011年第33位升至2015年第31位,分數增加5.2分,是所有國家增長幅度最大者,主要因素是預期該國願意增加接受外國人力。南美洲大國巴西亦呈現相當大的進步,其因係工作機會快速增長、教育支出的上升和工作人力語言技能的提高等。

七、臺灣的人口危機:臺灣在2015年排名居第19名,比起2011年排序增1名,但是分數卻下降0.2分,其原因在人口趨勢指標項分數大幅降低所致,此指標項包含20-59歲的人口數及人口總數年複合成長率(CAGR)兩個指標;此外,在吸引人才傾向與人才環境的指數上皆有明顯增長,相關臺灣人才指數的表現摘錄整理如表3


根據上表GTIGlobal Talent Index)指數的評比顯示,臺灣在2015年人口趨勢、大學教育、勞動力品質等方面呈現分數退步,應多加留意。且韓國、日本也持續進步,名次進逼;而美國、丹麥、芬蘭、挪威、澳大利亞與新加坡等國的作法,如增加教育投資、注重教育品質、用人唯才的環境、勞動法規合理性、開放性的國際貿易和吸引外國人投資等政策,值得我國參考。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於2012919日就表示,新加坡保持對國際人才的開放態度,以及良好的退休制度,讓新加坡在變動的國際環境中仍能保持競爭力(中央社,2012)。

面對險峻的國際競爭態勢,臺灣不能過多的悲傷和內耗而自我沈淪,茫然不會運用自己的優勢和認不清自己的劣勢。事實上,幾十年來蓬勃教育發展的根基下,臺灣仍然具有豐沛人力資源的實力,20123月中國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提出的《亞洲經濟體競爭力2012年度報告》顯示,在37個國家中臺灣在人力資本與創新能力指數的表現連續2年位居第1(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2012);另外,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發布的《2012年知識經濟指數競爭力》(Knowledge Economy Index 2012)評比,臺灣在接受評比146個國家中,排名第13位,位居亞洲之冠,其中在教育領域方面,臺灣排名全球第 8,是排名表現最佳的項目,優於日本、香港、新加坡(World Bank, 2012),這兩份報告結果帶給臺灣不少的信心和曙光,也彰顯臺灣仍擁有高素質人力的優勢,就看我們端出什麼樣的人才培育政策來相輔相成。

2012年的中秋節,曾經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深受讚賞的臺灣館重新在新竹市啟用點燈了!3年後,2015年又是熱鬧的1年,世博會將在義大利米蘭開展,各國又將爭奇鬥豔,積極彰顯科技與國力一番;2015年也是聯合國追求全球半數窮人能寬頻上網、全球貧窮人口減半、各級教育中消滅兩性差距的目標年;南韓也定下2015年教科書全面數位化的目標;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第一艘飛往太陽系最遠行星「冥王星」(Pluto)的太空船「新視野號」(New Horizons),經過9年的飛行,也將在2015年抵達;而2015年的臺灣會有什麼驚人的新視野?各項競爭力指數表現會如何?「育才、留才、攬才」的政策成效會有什麼進展?拭目以待。


【參考文獻】

Broadband Commission2012. The State of Broadband 2012: Achieving Digital Inclusion for All.取自 http://www.broadbandcommission.org/Documents/bb-annualreport2012.pdf

Heidrick & Struggles2012.Global Talent Index ReportThe Outlook to 2015.取自http://www.globaltalentindex.com/pdf/Heidrick_Struggles_Global_Talent_Report.pdf

IMD2012.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2012 Results. 取自http://www.imd.org/research/publications/wcy/World-Competitiveness-Yearbook-Results/#/

WEF2012.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2-2013. 取自http://www3.weforum.org/docs/WEF_GlobalCompetitivenessReport_2012-13.pdf

World Bank2012.Knowledge Economy Index 2012.取自http://siteresources.worldbank.org/INTUNIKAM/Resources/2012.pdf

中央社(2012)。星副總理:對國際人才保持開放。取自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5/7373965.shtml

中央研究院(2011)。人才宣言。取自http://www.sinica.edu.tw/manage/gatenews/showsingle.php?_op=?rid:4276

行政院經建會(2010)。人力培育方案。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4933

陳洛薇(2011)。鄰國獵人頭,馬:人才流失成國安問題 。取自聯合新聞網http://pro.udnjob.com/mag2/pro/storypage.jsp?f_ART_ID=63553

陳韻涵編譯(2012)。小心人才閉關,星副總理:勿重演臺灣故事。取自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7010150.shtml

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2012)。亞洲經濟體競爭力2012年度報告。取自http://www.boaoforum.org/u/cms/www/201203/23122840z5wi.pdf

新華社(2012)。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取自http://www.gov.cn/jrzg/2010-06/06/content_16217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