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清山 院長
【文 / 吳清山 院長】【圖 / 院長室秘書 林立生】
培養學生成為社會有用之人,乃是教育工作者重要的任務與使命。基本上,中小學生是未成熟的個體,學習過程都需要老師和家長的教導與協助,才能增長知識和改變氣質。
上個月底,有機會到新北市三峽區三峽國小朝會頒發感謝狀,並應校長之邀,在朝會中與同學們鼓勵,當時就以「做五好學生」為題,與同學們勉勵。特別將「五好」說明如下。
第一是「讀好書」:同學來到學校第一要務就是學習,而學習書本上知識,乃是基礎之功夫。市面坊間上之書籍包羅萬象、形形色色,可說目不暇給,必須經過仔細挑選,才能從書本上獲益。基本上,學校之圖書館或圖書室的書籍,都是經過學校老師挑選過,對學生身心發展有幫助,應充分利用,慢慢養成一種「讀好書」習慣,對未來發展是有幫助的。
第二是「練好身」:健康是個人未來發展的基礎,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有體力為前途打拼。為了確保健康的身體,就是要多運動和規律生活,運動可以增強體力、強化大腦活力、促進新陳代謝、增進免疫力、降低緊張和壓力、減少疾病發生,可說好處多多。俗語說:「要活就要動」、「運動強身」,都是說明運動的好處。
第三是「存好心」:「心」是主宰行為的動力,「心地善良」,積極面來看,他會「樂以助人」和「悲天憫人」;消極面而言,他不會去「害人」或「傷人」。我們常會聽到「害人之心不可有」,就是警惕我們不要存有害人之心,對自己和對別人都不會有好處,反而是誤了自己。「心地好」和「心腸好」的孩子,都會受到同學們的喜愛,就會有「好人緣」。
第四是「說好話」:每個人每天都要說話、與人溝通,有些同學說起話來,大家聽起來很舒服,有些同學說起話來,不是批評,就是責備,甚至帶給別人壓迫感,自然不會討喜,同學們可能避之唯恐不及。俗語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就是鼓勵我們要多說好話、多去讚美、多去鼓勵,將會得到更多的友誼。
第五是「做好事」:同學除了學習知識之外,也要學習做事的方法和態度,才能增強自己未來生涯發展的能力。同學們不要怕做事,多做多學;而且要做好事,每天就像童子軍「日行一善」一樣,多去幫助同學和他人,自然有福報,做好事愈多,給人印象就愈好,自然會成為師生心目中的「好學生」,就會達到「做好人」的境界。
學生能夠力行「五好—讀好書、練好身、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就會成為老師和家長心目中的「好學生」,無論在學習、品德或活動等方面,也會成為同學們學習的好榜樣,長大之後更會成為一位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