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明學、林姿吟
【文 / 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蔡明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博士候選人 林姿吟】
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與啟蒙運動,使人類的生產技術、產業結構、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起了鉅大的變化,同時也影響十八世紀以後大學的發展。大學教育因而產生兩種明顯的變化:一是自然科學興起,使實用科學逐漸取代了人文學科成為大學教育的重心;其二是大學科系日益分化精細。此種科技掛帥帶來的危機,使得人文精神淺薄,使得科系之間的鴻溝日益加深;久而久之,知識的分化使得受教育的個體造成 C. P. Snow 所說的「人文的文化」與「科學的文化」之間的對立(胡夢鯨,1989;張芬芬,1987;金耀基,1996)。
推動通識教育最大的障礙是來自科學與科技至上的思維,「專門教育」的分化,造成各科系專門領域本位且獨斷的心態。大學階段學習專業教育是否只能重視技能的培養而忽略了博通知識的獵取?李家同先生也在〈大學理想之實踐〉中指出:「理想大學,注意的應該是人格的陶冶,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智慧的養成」。重視批判和溝通的美國學者霍瓦德(Craig C. Howard)說:「如果通識教育可做為大學課程背景共識,大學通識課程則必須(不管足不足夠)成為社會背景共識的最高發言人。如果大學不能完成這個使命,大學的正當性就要受到質疑。」(劉振維,2005)。
所以大學是人格陶冶、追求真理的殿堂。在現今大學林立的時代下,各大學面對時代的轉變與挑戰,迫使各大學必須發展其學校的特色,與其他的校院有所區隔與分別,因此如何培養具有競爭力的學生,成為大學校院之目標,而通識教育可提供完整的知識與方法,具陶冶健全人格與價值觀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陳伯璋、游家政,1997)。時代不斷在進步唯有永續的學習態度、正確宏觀的人生觀,才能激勵學生進取,面對未來的問題與挑戰。大學的教育已非專業掛帥的教育,非培養一個工作的機器,而是強調思考、智慧、人文的關懷的全人教育,也才能補足功利主義的缺失。這也是通識教育在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通識教育的焦點著重於「聚焦於學習」,也可以說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關注學生學習面向。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校園其教師發展凝聚力的通識教育課程,課程的目的在於促進學生學習成果。齊克林(Chickering)與甘生(Gamson)(1987)的〈大學教育良好實踐七原則〉中指出良好的作法為:鼓勵師生互動、發展學生之間相互合作、使用主動之學習技巧、給予立即回饋、強調時間在任務之重要性、對高期待之溝通、尊重多元能力及不同認知途徑(黃心怡譯,2010)。若要實踐這些活動,教師著重學習與評估學生學習的進展,給予學生評分,提供學生形成性回饋並改善課程需要。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必須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學生修習通識課程時如何提供讓學生真正「學習如何學習」的思考,如何從學生的角度理解通識課程對他們的影響,學習這件事更緊繫著大學生學習通識教育課程的主軸。
【參考文獻】
金耀基(1996) 。通識教育與大學教育之定性與定位。大學院校通識課程教學改進學術研討會。臺北市:教育部。
胡夢鯨(1989)。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學通識教育與改革芻議。淡江學報,27,133-155。
張芬芬(1987)。大學通識教育之理念與實施。淡江學報,25 ,1-26。
陳伯璋、游家政(1997)。美國大學通識教育近十年來的改革與啟示。載於黃政傑主編。大學的課程與教學,1-42。臺北:漢文。
黃心怡譯(2010)(Mary J. Allen2006:Assessi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s)。通識教育課程評鑑。臺北:元照出版。
劉振維(2005)。論通識教育之理念與實踐。朝陽人文社會學刊,2(2),5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