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文樹
【文、圖/制度及政策組副研究員 林文樹】
人生的學習過程,犯錯是難以避免的,因為所謂犯錯,是指違反了人文所制定的約束,如此而言,人們想不犯錯也是必須經由學習而得,有一句話「入國問禁,入境問俗」最能表明這層訊息。人若不曾學習這地區的禁令、習俗,自然就容易違反約束而犯錯。
犯錯通常有兩種類別,一種是知識上的錯誤,一種是行為上的錯誤。糾正這兩種錯誤,一般所採用的方法就是處罰,處罰之中又以體罰為大部份。從文字的構造上看,「教」字《說文》說:「上所施,下所效也。從攵、爻子。」「爻子」字即是學習的意思,旁加「攵」,「攵」字的意思是手持棍子打,也就是說學習不好就要吃棍子打,可見從「教」字上看,古人在教學時也實施體罰,可知其由來已久。而這在學習的效果上扮演何種輕重的角色,也很難斷言,儘管現在人的理念進步開放,認為體罰有違人本教育的精神,不過認為必須實施適當的體罰以糾正學生的錯誤,尤其是對於行為偏差者,其效果遠較迅速而且彰著的老師,也是不乏其人。
孔子認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犯錯,但是不怕犯錯,只怕不改過,他說:「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衛靈公) 有過不改,最主要是不能切實自我反省糾正,因此,一方面必須讓學生了解錯誤在哪裡,一方面學生也必須自我反省檢討,這樣才能避免再犯相同的錯誤。一般情形,孔子都是直接告訴學生錯在何處,而不會實施體罰,這可能是因為孔子的學生大都已經是青少年而不是幼童,所以比較偏重於認知上的糾正。認知正確,行為就正確,認知偏差,行為就偏差。孔子對於犯錯的學生所採用的處理方法都是注重在「知性」上的糾正和引導。以下我們舉出幾則孔子和子路的對話的例子來看看:
子路說:「衛君等待老師治理國政,老師第一件事將做甚麼?」孔子說:「必先正名。」子路老實不客氣的說:「是這樣嗎?老師你太迂腐了,正甚麼名?」孔子說:「子路你太粗鄙了,君子對於所不知道的事,總要抱持著闕疑的態度。如果名分不正,則言辭不順,言辭不順,事就辦不成,事辦不成,禮樂便無法興起,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人民就無所適從了。所以君子所名必可言,所言必可行。君子對於名言,從不茍且隨便的。」(子路) 這是孔子糾正子路的錯誤,先告訴他對於不了解的事不可妄言,要抱持闕疑的態度,再告訴他何以要先正名的原因。
子路使子羔擔任費邑的宰長,由於子羔尚未具備治邑的能力,孔子對子路說:「這樣只會傷害他。」子路回答說:「既有民人,又有社稷,就可以學習,何必一定要讀書才是學習呢?」孔子說:「最討厭的就是狡辯飾非的人了。」(先進)《左傳》中也有類似情形的記載,子皮想讓尹何治理城邑,子產認為不行,子皮說:「我愛他忠厚,所以讓他臨城學習,漸漸的他就知道如何治理了。」子產說:「你愛人就讓他治城,就像還不會操刀就讓他割東西,如果這麼做,必定要造成傷害。」傳統的觀念是「學而優則仕」,可見古人對治理政事的慎重,子路想要先從政後再從中學習,既沒有新穎的見解,當然要被孔子認為是行不通的。
學生不一定都錯,老師也不一定都對,學生對老師的舉動覺得不妥時,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這對老師來說,有教學相長的幫助,如孔子去見衛君夫人南子,子路很不高興,孔子手指著天說:「我見南子,若有不善之事,老天也會棄絕我。」(雍也) 子路可能認為孔子要屈身行道,馬上提出了反對的意見,孔子也非常樂於接受,因為孔子了解到,教和學以及師生相處,都是彼此相輔相成的,像顏淵雖然常受到孔子的讚美,可是他對孔子都不曾表示過任何不同的意見,不能互相啟發,所以孔子就說:「顏回對我並沒有任何幫助啊!」(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