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的化學資源議題的教案編寫策略

| 葉家棟、杜恒欣、陳欣怡

【文 / 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葉家棟、臺北市立復興高中生物教師 杜恒欣、
國立中和高中生物教師 陳欣怡】

在國家教育研究院「101–105年海洋教育執行計畫」中,針對海洋教育能力指標:4-5-1瞭解地球形成過程中原始海水產生的機制與成分,4-5-3瞭解海洋仍有許多未知的奧秘,5-5-12瞭解海洋環境變遷透過使用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並提出因應對策,及5-5-13評析海洋環境之倫理、社會與永續發展議題,高中化學學科提出的教案設計架構如下:

  

根據上述的架構及議題討論方式,可設計成二個階段的教學內容。

一、講述海洋化學資源及其汙染對人類的影響

海洋化學資源(如磷、食鹽、氯化鎂、溴、鎂鹽、海洋深層水、海底甲烷冰、鈾等)蘊藏豐富且具有獨特性,有些品質甚至勝過陸地化學資源(如鎂),這些對人類都是非常重要的資源。由於人類毫無節制的開發及使用,所製造出來的汙染問題,不僅危及人類在陸地上的生存,也破壞了海洋生態的永續發展。現以磷為例,說明化學資源及其汙染對人類的影響。

全世界的磷礦藏量,若不考慮無法開採與沒有經濟效益的礦藏,以目前的使用速度來看,還能用上數十年。

磷是維持大米、玉米、小麥和其他穀類植物生長所必需的肥料成分。但是,磷肥施用和作物土壤實際需求不符合時,沒有產生實際效益,反而浪費資源,同時造成環境污染。當作物生長不需要這麼多磷,磷進入土壤後,形成難以溶解的磷化物,在土壤中積累,對土壤結構有負面影響,造成對其他營養成分的吸收障礙;當磷被逕流帶走,流入湖泊和海水之後,會造成藻類(algae)和藍綠菌(俗稱藍綠藻,blue-green algae)大量繁殖,它們死後沉到水底,分解並消耗氧氣,其他生物能用的氧氣就不夠了,因此形成「死區」(dead zones),並讓漁業耗竭。這種水環境磷含量過高而導致水質優養化現象已成為全球性問題。

如何讓磷資源永續利用及解決水質優養化問題?解決這個問題可運用回收、再利用的策略。由於目前磷的回收的成本仍較磷礦開採要高得多,且磷的回收產品的經濟價值不具有競爭性,因此磷的回收產業發展緩慢。如果能將污水除磷和磷回收結合起來,磷的回收可以減少排入水環境中的磷濃度,減輕水質優養化;並且使回收的磷產品有一定經濟效益,不僅有望降低污水處理的成本,而且實現磷資源的永續利用。

二、進行小組討論及報告

小組討論的問題包括:(1)人類的廢棄物(垃圾)汙染對海洋造成那些影響;(2)海洋汙染中你認為那一種最嚴重?並請說明原因;(3)日常生活中的有那些行為,會對海洋造成汙染?並請說明汙染後的影響;(4)在學過永續發展的概念後,我們應該改變那些生活習慣,才能實現海洋資源的永續發展。各組歸納組內意見後,派代表於講台上發言,發言完,他組同學可提出問題或質疑。最後,老師以廢棄物管理的4R(即減量使用、重複使用、循環使用、回收處理)作為教學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