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思瞇、楊國揚
【文/教科書發展中心副研究員 何思瞇、教科書發展中心主任 楊國揚】
今年本院教科書發展中心將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周淑卿教授、臺南首府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歐用生,以及臺灣師範大學鄧毓浩教授與潘麗珠教授、文化大學地理系王秋原教授、臺中教育大學游自達教授、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張鍠焜教授與馮永敏教授等,共同合作進行為期3年的「臺灣國民中小學教科書發展之口述歷史研究(民國41年至90年):知識論與課程觀的演變」研究,期能在徵集文獻史料之際,利用口述歷史方法進行國立編譯館統編本時期中小學教科書發展史的系統性研究。
檔案史料是重要的研究資源,但是隱藏在裡面的事情曲折,可能因為文本資料的體例性質與特性無法呈現。口述歷史(Oral History)是集體記憶和人類社群知識的源頭,除可重建受訪者人生的歷史,更可透過他的歷史經驗來了解那個時代,以及那個時代所產生的事情,補歷史的空白,因此近年來結合錄音、攝影技術與敘事探究的口述歷史,成為重建社會文化與歷史的重要研究方法。
臺灣從1945年至2000年間,中小學教育深藏著政治意涵,課程一直是由國家掌控,社會氛圍也認為需要國定標準或課程指引,以達成對國民教育的期望。因此,一直到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前,中小學課程雖然歷經6次的修訂(小學課程於1948、1952、1962、1968、1975、1993年進行修訂,國(初)中課程則於1952、1962、1967、1972、1983、1994年先後修訂),但是教科書基本上是由國立編譯館進行統一編輯審查。在1968年前,國立編譯館除了編審國小國語、數學、社會、自然及中學國文、歷史、地理、公民等主要學科的教科書編輯外,部分藝能學科則為民間編輯(國立編譯館負責審定及核價)。1968年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在當時的總統蔣中正有關我國各級學校,不論小學、初中、高中之課程、教法與教材統一編印的指示下,一律由國立編譯館進行編審作業。根據資料顯示,到1989年間國立編譯館每年主編的中小學教科書多達94科、704種,印製數量每學期達4,600萬冊。科目與編輯過程繁複,動員的學者專家、中小學教師,以及教育行政工作者總數達千人以上,工程相當浩大。
然而,或許是囿於人力資源,抑或是當時忙著編輯印製出版教科書,無暇兼顧編審過程中相關文獻與資料的保存,以致於有關這時期的教科書發展歷程較大的問題出現不少斷裂與空白,特別是教科書編輯研發的歷程,缺乏相關文獻資料可供考證,以致於無法較具體的了解當時教科書編審人員的考量與對教科書內容產生影響的其他因素等。因此,經過審慎的考量與多次諮詢會議的討論,以及基於教科書發展史研究的必要性與戰後臺灣教科書文獻史料保存的重要性,本院預定從今年開始推動前述研究計畫。希望藉由口述歷史研究方法的運用,以其集合情感、意義和事件的特質,經由前述學者專家、中小學教師,以及教育行政工作者集體的個人經歷,管窺國立編譯館統一編纂教科書演變歷史,提供一個具有個人情感與溫度的歷史資料、重建那段時期軼失或隱蔽的過程資料,以及其間的斷裂與空白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