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歷史記憶,展望教材發展:本院啟動2013年和平教育讀書會

| 廖苑君

【文/「教科書文本與和平教育之論述與實踐」研究計畫專任助理 廖苑君】

本院(教科書發展中心)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合作「教科書文本與和平教育之論述與實踐──對話、研議和發展」研究計畫,20132015年之研究重點奠基於本計畫過去兩年的基礎,將焦點從國際和平教育轉回到國內,以重新認識自己、述說自己的角度,進行「重訪福爾摩沙──庶民歷史痕跡的探尋(Formosa Revisited: Tracing the folk history)」主題計畫。為加強參與成員對歷史學及歷史記憶的認識並厚植研究能量,本計劃今(2013)年度規劃一系列的讀書會。第一次讀書會已於38日啟動,其後預計以「歷史記憶」、「歷史社會學」、「歷史教材的書寫與發展」三大主題進行研讀活動。

「主題一:歷史記憶」規劃研讀時間為36月,從Benedict Anderson之經典作品《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出發,Anderson將國族(nation)定義為「一個想像的政治共同體」(an imagined political community(1),透過印刷資本主義(print-capitalism(2)的傳播力量,使不同地區的人們因共同的記憶、情感等因素結合而凝聚,並朝向現代的國族國家發展。再者,社會文化史、新文化史的發展,淵源於Antonio Gramsci, E. P. Thompson, Ganajit Guha, Cliford Geertz等,關心對象為下層社會的庶民、大眾,該領域重要概念涉及歷史記憶、認同、權力、族群、意識型態等。是故,選擇長於社會史、文化史、思想史的Peter Burke之作品為閱讀篇章,試圖從《歷史學的新展望》(New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Writing)一書的〈序曲〉(Overture: the New History, its Past and its Future)來探討歷史學的新觀點。

搭配主題一之研讀內容,特邀請中央研究院王汎森副院長,於413日(六)上午10時,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3樓,以「談談『歷史記憶』」為題,進行本年度第一次專題演講,提供我們認識歷史學的新觀點。

「主題二:歷史社會學」將於79月間進行,將從David Gross, Paul Connerton等學者的著作來探討社會與集體記憶的建構,個體身為社會團體的組成份子,其個人記憶與群體意識在社會脈絡中的相互依存關係。

在研讀以歷史記憶為主軸等相關文章,作為發展新史學觀點之歷史教材的理論基礎之後,「主題三:歷史教材的書寫與發展」將研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教科書研究與修訂〉(UNESCO Guidebook on Textbook Research and Textbook Revision),配合〈歷史與社會學科教科書研究的新趨勢〉(Current Trends in History and Social Studies Textbook Research)一文與專題演講,為教科書編纂與設計提供指引。

除了讀書會之外,研究團隊將運用一年來研讀的成果,預計於11月舉辦歷史教材編寫與發展的國際工作坊,進行歷史教材案例的分析與實作,為研議和發展明後年度之歷史讀本做準備。

歡迎對和平教育有興趣或想瞭解讀書會最新活動消息者,請至本計劃網站瀏覽 http://tpestudygroup.naer.edu.tw/;下載讀書會相關書目

【註解】

1Anderson, B. (2006). Imagined Communities. NY: Verso. p.6.

2:國族主義(nationalism)與想像的共同體之所以形成,原因之一是資本主義體系下印刷術(即Anderson所謂的print-capitalism)的發展。印刷出版業者為提高出版品流通量,捨棄上層使用的語言(如:拉丁文),改採大眾平民廣泛使用的白話、方言為印刷語言,使用方言的人更能相互瞭解、溝通,因此形成連結彼此的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