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妙娟
【文/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陳妙娟】
前些日子新聞大幅報導「博士雞排」及「吳寶春進EMBA受阻」的話題,引起社會很大的迴響。此二案例反應兩極化的結論,前者明確顯示學歷無用,而後者卻又反應學歷的「榮耀」。若說學歷是進入職場重要的武器,但若太高則可能也成為尷尬的累贅。而縱使功成名就,若沒有渡金的學歷似乎又存有某種的遺憾。
但日本名門大學出身的博士,運氣好的話或許還可以謀得非正式的兼課教職,在學術界尚有暫時棲身之處,但大多數是沒有任何教職者,卻只能抱持著博士的「榮冠」四處尋求少數的出路與僅有的職缺。以曾引發話題的京都大學(2012年日本排名第2、世界排名52)博士A先生為例。其年齡約30出頭,求學的過程可說是一路順暢,就職的運氣已較一般學校畢業的博士為佳,在取得學位後立即獲得指導教授的引荐,每星期以兼任助理教授的身份在私立大學授課2學科。
1學科每個月是4堂課,每堂課的上課時間為90分鐘,報酬是每學科3萬元,換言之,A先生1個月有6萬的收入是來自教職。但如此些微的收入幾乎無法在高消費的日本生活,A先生除了要維持基本的生活外,其授課的資料、研究費等支出皆必須由自己負擔。為因應必要的開支,A先生選擇每天早上擔任「臨時垃圾收集工」,每天工作3小時(6點至9點),每小時1800日圓,共5400圓,每月約有14萬圓的打工收入。以日幣20萬圓的月收入而言,在日本是僅能勉強生活而已,以A先生為例,此在日本可謂被稱為「超高學歷的窮忙族」。
類似A先生擔任兼任教職的博士,進入私立名門大學任教約占該私立教職總員額人數的一半,甚至也有達7成的學校。即使是日本所有的大學,屬於正式雇用的教職(教授、副教授)約有17萬人。而包含博士後研究、兼任教職等非正式的雇用人員約有5萬人,其任期大約是1~3年,而流浪博士也約有5萬人。日本之所以會有將近10萬名的博士欠缺穩定的職業,是源自於1991年。當時的文部省(後改稱為文部科學省,相當於我國的教育部)為強化國家級研究之發展,評估21世紀的動向需要大量的碩士、博士參與,乃積極推動「研究所重點化」的教育政策而開始。因此,日本的碩士博士由1991年的10萬人,於2012年一躍激增至26萬人(數據資料參考文部科學省2012年學校基本調查)。對當時學歷提升之規劃,確實注入龐大的人力資源,有助於學界研究工作的推動。但因評估經濟好轉的極大落差,導致「出口」的就職問題。加上欠缺良善的輔導規劃,讓取得博士學位者的就職,由原本應以研究成果作為遴選與否的參考標準,轉向至「以是否有空缺」為主要的考量根據。此外隨著獨特科系的陸續設立,校方也沒有多餘的名額可容納專任教員。因此,只能以增加兼任教職的方式來因應。
日本多年來推動研究所重點化的結果,特別是文科系的碩士博士,其年齡介於30歲前半至40歲前半。即使選擇離開大學,尋求就職的活路,也幾乎只是少之又少的民間企業願意採用。換言之,擁有碩士、博士頭銜的「榮冠」,反而成為就職的障礙。此乃因對以年功論序的日本企業而言,雖然與大學畢業生同樣是沒經驗,但是在年齡上卻必須提高俸給。因此,大多企業對招募人事成本考量,敬而遠之不願採用擁有碩士博士學位者。今年東京大學(亞洲排名第1,世界第9)博士的就職率為56%、文學碩士也僅75%。雖然日本文部科學省對於碩士博士有「菁英支援計畫」,配合與企業的合作共同輔導就業,但似乎並沒看到明顯的改善徵兆。雖採取種種的措施下卻都沒有成效,此乃因少子化導致大學入學新生急遽減少,大學為求能順利營運,僅能以增加研究生的方式來維持。但惡性循環的結果,勢必加重碩士博士就職的困難度。
今天臺灣的碩士、博士也面臨和日本同樣的問題。因此,年輕世代的青年人對於自我人生應訂有明確的規劃方向及未來目標,則相信會緩和其衝擊性。聞名國際的麵包大師,絕不會因沒有學位而絲毫降低其社會地位。職業雖無貴賤之分,但若有朝一日,我們的博士也需從事垃圾整理的工作,則勢必會引發更大的爭論。但另一角度探究「博士雞排」的自覺,未嘗不也是臺灣人對環境適應力的展現。因此,若將學歷視為只是證照,對於自己人生保證唯有腳踏實地的打拼,相信任何人皆能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資料來源整理自:產經新聞、文部科學省2012年學校基本調查、朝日新聞世界大學排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