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信賢、尤淑慧
【文/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主任 范信賢、研究助理 尤淑慧】
【圖/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核心理念架構圖】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即將於103年推動,它承載了國人對教育的期望,但也負荷了一些疑慮與擔憂。本中心於97年開始啟動的國民中小學相關基礎性研究,即在為此波的課程研擬做一連串的準備工作,包含國際發展趨勢、現況分析及學理基礎探究等。
其中,99年的「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系統圖像之研究」即在為未來學校教育的實踐錨定立基、指引方向與辨明價值。該研究案認為教育應該回歸人的主體生命之開展與完成,同時思考全球進程中的共同性和差異性、互補性和衝突性,更需要多中心、多元的思考來孕育世界上的多元文化。而Morin(1999)提出的複合思維(complex thought)正足以提供統合性思考:1.自發性是各關係主體其自主、創造及自由的根源,以「自發」為原則而運行的教育網絡,需要透過學習來開展自身的持續開放創生歷程;2.肯認網絡中的每個個體及環境都具有微妙影響力,差異及曖昧的「互動」是生成社會演化和創造的重要源泉,且會為系統改變注入所需擾動能量,才使得教育系統的參與、理解、協作和改變成為可欲及可能的;3.複合思想即強調部分和整體之間的合力(synergy),呼應全人教育是朝向「以生命為中心」,學習不只在求自身的發展,更須透過彼此間的互動互成、社會民主參與和環境永續關懷,促進彼此更好的共同生活。該研究綜合世界、人類及學校等圖像進行反思與描繪,提取「自發」、「互動」、「共生」為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圖像的核心要素。
在上述立論基礎下,經過「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建議書整合型研究案」之子計畫一所召開的5次研究團隊(含各階段實務教師)討論會議、5次「課程理論與綱要發展研究群」聯席會議,以及三場次的北、中、南專家焦點座談會,「自發、互動、共生」的核心理念頗受肯定與支持,惟「共生」一詞多次被討論其意涵之妥適性與周全性,故最終將核心理念暫擬為「自發、互動、共好」:
(一)自發:教育的重要價值在促進學習者主體生命之開展與完成,學生是自發主動的學習者,不只是被動的等待、承受,亦能主動的參與、創生。
(二)互動:教育在協助個人得以抗拒或逾越被給定的主體框架,而開創一種可能性的世界。然而,世界萬物並非獨立的存在,而是彼此相互連動依存。
(三)共好:學習不在只求自身的發展,朝向「以生命為中心」的教育不能簡化為「以兒童為中心」;「以生命為中心」包括孩子自我生命、他人生命、社會生活及自然環境之間的圓滿完整。
在焦點座談及公聽會中,雖然不少與會者仍擔憂相關配套措施若無法一併考量,該理想圖像是否又淪為空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建議書」中,除了課程理念與架構之研擬外,亦考量了課程實驗、教學資源,以及學生學習、學校與政府層級的支持系統等,全面性的檢視課程的發展與實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的發展並不是全無或全有的斷裂狀態,而是在前一階段教育發展的基礎下,配合社會變遷而持續精進,期望我們未來的孩子、社會、國家可以達到「共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