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敏而
【文/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吳敏而】【圖/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專案助理 鄭秀娟】
本院於5月14、15日,舉辦2013年「學生自發性學習」國際研討會。專題演講的學者包括臺中教育大學陳淑琴教授、香港教育學院鄭佩華教授和赫爾辛基大學的 Professor Lasse Lipponen。
研討會是本院與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和香港教育學院兩個大學的跨國合作計畫的一部分,計畫自2008年開始,在芬蘭至今已收集了一千多位學童的學習資料,在臺灣也用相同的訪談和觀察法,收集了三百多位學童的資料,並陸續分析中。臺灣的研究團隊包括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員吳敏而博士、慈濟大學李慧娟教授、長庚大學汪麗真教授,以及經國管理學院的毛萬儀教授、林昭溶教授。芬蘭的研究團隊包括赫爾辛基大學教授Jyrki Reunamo率領11個市鎮的主任輔導員,其中9個市鎮的11位輔導員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研討議題以自學為取向,提出教學實例,引發與會人士的檢討與反思。適逢國家推展十二年基本教育,倡導自主性學習之際,來自不同文化的激盪與交流,更具意義。
「自發性學習」的中文定義,跟英語的agency不同,研討會參與者人人都各有定義,有些人認為定義若不清楚,就無法有效的進行討論或執行研究。幸好,跨國研究開始時,臺芬團員覺得agency是一個概念,難以描述,難有共通的定義,需要時間磨合,而且會隨著參與而改變,因而大膽的啟動計畫;五年以來,研究員在行動、收集資料中,每人逐漸從自己的角度瞭解agency的概念,並且發現,學習需要多元例子,假如當初各人覺得概念非常清楚時,就不易於容納新出現的例子,研究員的學習,跟學生的學習一樣,是從探究操作中得到感覺,得到想法,而不是得到答案就滿意。
我們在研究中依據Vygotsky 和 Piaget的理論,探討孩童在學習環境中的幾種,如下表:
左邊兩格子的互動模式,是不輕易改變自己想法;右邊兩格子的互動模式,代表較願意改變自己想法;也就是Piaget之所謂同化(assimilation) 和調適(accommodation) 的向度,說明孩童在概念上的適應和學習。再看上面兩格子的互動模式,是主動或積極影響別人的想法或行為;下面兩格子的互動模式,代表較退縮或消極的接受別人的想法;也就是Vygotsky之所謂個體自主(agency) 的向度,說明孩童是否主動的學習、是否有改變環境的企圖。
經過長期的反覆觀察和分析,芬蘭團隊認為傾向這四種思考和互動模式的學生,需要不同的教學策略(teaching models),所以著手研發和試用各種教學活動(development tasks),目前在幼兒園試用三十多種教學策略和兩百多種教學活動。我們發現,芬蘭的課程發展依據理論直接從學生的學習獲得研究資訊,再發展合適多元學習風格的教學法,他們的教學目標正是十二年基本教育的「主動學習」,教學方法也是臺灣在推廣的「差異性教學」和「探究學習」,只是他們以學生為課程和教法設計的出發點。
芬蘭的教師培訓也跟臺灣的相反:第一步,讓學員(老師)跟小孩玩,瞭解實質問題,教授則一旁觀察。第二步,學員再跟教授談論,產生不確定性。第三步,讓學員成立小組,發展自己的方法,去學校實作,然後再回來討論。老師們強迫自己去處理問題,半年後,他們有了改變,開始發展出自己的想法,加上所學得的,他們會獲得理論與實務的經驗;換言之,教師培訓也是採用自學和共學的模式。
芬蘭參訪臺灣學校,對高效率的教學與行政,探究學習的設計,感到興趣,紛紛表示學到很多,他山之石的確可以攻錯,質性的跨國比對與交流,讓我們看到別人,更看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