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政策必須與產業需求相互配合

| 蘇進棻

【文/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蘇進棻】

高等教育的受教對象一般都是成人,以臺灣為例,就讀者絕大部分都是18歲以上的青年學子,修讀四年的大學課程畢業年齡是22歲,若繼續讀研究所,碩士畢業已24-25歲,博士畢業年齡至少是30-31歲以上,倘若無法謀得適合其學歷的工作與待遇,個中滋味想必百感交集。職此之故,高等教育政策與就業市場及產業需求彼此相互配合,比其他任何階段的教育還要重要。

高等教育若採菁英教育政策,其優點是大學以上畢業生較少,若經濟產業發展狀況穩定,適合大學以上的就業機會競爭較少,就業率相對提高,文憑也較值錢,能考上大學者具有優越感,有學術傾向者走學術研究的路,比較不會讀書或考試者就不一定要讀大學,提早進入職業市場歷練。大學生在社會期待下,通常會較用功讀書,在學期間即可預見未來前景,畢業後進入社會工作也有較優待遇。其缺點是升學競爭劇烈,補習風氣盛行,為擠進大學窄門,即使在高中以下階段鍥而不捨,夙夜匪懈的努力,仍只有少數人可越過門檻如願進入大學就讀,絕大部分考不上者只能望大學窄門而興嘆。

若採普及化政策,擴充到像臺灣目前這樣人人可讀大學,甚至提供110個大學就讀名額卻只有100個學生可入學,其優點是可減輕學生升學考試的壓力,滿足莘莘學子的大學夢,缺點是畢業後大量大學生進到職業市場,各個都是大學以上甚至碩博士畢業,若就業市場無法提供足夠適合高學歷的職缺,勢必造成高資低就,或是未充份就業,或高學歷失業的現象,其影響是讀書風氣日漸低落,普遍大學生認真度不夠,素質下降,學歷貶值。

臺灣的高等教育原本是菁英制,後來逐漸走向普及制,分水嶺並不明顯。但若要勉強劃分,可以1994410年教改聯盟呼籲廣設高中大學為分界點。在此之前,臺灣高等教育較屬菁英制,在此之後,漸趨普及制。至今,臺灣高等教育已是普及化的教育。

任何一個社會,要提高人力素質,讓人民普遍接受較長的教育是一條必走的路,所以普及化高等教育政策很難論斷是非對錯,試想對於一個不懂經濟學的高中畢業生,因為廣設大學而有機會進入大學修習相關課程,終於在這個領域搞懂了,又有什麼不好?當然是好的,對受教者的內在效益是有其價值。問題出在將來畢業後的出路如何?學用如何?學歷與就業待遇能否相稱?以及是否符合自我期望?這些教育的外在效益問題,卻與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產業需求,及學齡人口變遷密切相關。若後者無法與前者等量成長或互相配合,就會有教育浪費的現象發生。

臺灣高等教育目前的問題是產學脫勾,高等教育雖起飛,經濟發展卻滑落,產學配合亦有待調整,部分大學以上畢業生要找到相稱的工作不容易。未來更受到少子女化影嚮,高等教育生源緊縮,大學教師需求下降,博士人才早已過剩,導致近年來許多頂尖大學博士班報考人數逐漸減少,甚至出現部分科系預定錄取人數比實際報名人數還多的怪現象。這雖然是高等教育市場供過於求之後必然產生的現象,然而為降低過度投資所造成的教育浪費,今後實有必要在教育產出與就業市場需求的配合方面多下點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