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典中的多元領域對話

| 陳逸玫

【文/本國語文教育研究發展辦公室 陳逸玫】【圖/本國語文教育研究發展辦公室 羅敦英】

本院自今年1月起,接受教育部的託付,對於幾部公布已久的教育部線上國語辭典進行檢修。首先展開的是使用人次最多的《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檢修工作,並且優先檢視辭典中呈現的價值意識,以因應時代流變所導致的變革。

而為了加強修訂成果的客觀性,此次檢修工作除了語文專家外,並分別邀請性平、族群、人權領域的專家加入工作團隊,希望他們用最敏銳的觸角和最嚴格的標準,從各議題領域角度探測辭典是否存有不適內容,並協助語文專家進行修改。

在工作正式展開前,為溝通領域專家與語文專家的共識,本國語文教育研究發展辦公室於102816日下午召集了第一次工作會議。會議一開始,先由教育部曹顧問逢甫代表院長致送聘書給各委員,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撥空參與本工作,與會者則對此跨領域辭典檢視規劃表示支持,也願意參與這份有意義的工作。接下來,便由本院國語辭典編審會許總編輯學仁主持議案的討論,且一如預料,不同領域專家對於辭典釋義的敘寫概念確實有很大不同。例如:部分性平、族群、人權領域專家原是期待得以具體傳達「應然」的價值觀,對於辭典記錄「實然」而不評斷是非的觀點,頗感意外;語文專家習於獨立作業輔以交叉審查的工作模式,對於其他領域專家所提出在同質性團體中以討論方式達成共識的工作模式,也是在設想之外。但在經過2小時的互動之後,雙方對彼此有了更多認識,也奠定了後續合作的良好基礎。

事實上,辭典工作者對於辭典包山包海的內容及不斷生成變化的語言,永遠都有「追不上」的感歎,日本作家三浦紫苑《啟航吧!編舟計畫》(新經典文化,2013)在索引中的第四章有句引言:「真的能夠完整解釋那些每天都在變化的詞彙嗎?」道盡了辭典工作者的不安。而多元領域對話的編修,所耗時日勢必較長,但或許是一種值得嘗試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