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以世界的角度募集學生

| 陳妙娟

【文/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陳妙娟】

全球化現象擴大了教育學習的領域,當日本輿論界在探討東京大學與哈佛、普林斯頓、耶魯等大學之比較時,有些日本學者、專家於2013年初更熱烈討論為何外國的留學生寧願選擇美國名校就讀,而不願選擇進入日本名校?甚至連優秀的日本高中生也寧願捨棄東京大學,選擇進入美國名校就讀,此與20年前以日本國內學歷為中心的思維完全不同。反觀我國近年來前往美國留學人數的減少,封閉的思維似乎阻礙國際化的發展。因此透過這個問題,我們應積極探討未來優秀人才培育的模式。

頂尖人才之所以會選擇美國名校作為留學進修的主因,可先由其申請入學來探究端倪。2010年哈佛大學的入學申請書來自全世界達35,000封以上,這是突破以往最高記錄的200930,489封,甚至還超出15%以上,比4年前的22,955封增加50%。而作為哈佛大學主要競爭對手的耶魯大學,2010年的入學申請也比2009年增加5.8%,普林斯頓大學也有類似的情形。這些名校入學申請書增加的因素,主要是來自外籍學生的增加。之所以吸引來自海外申請者嚮往的原因可歸納如下:

1. 美國名校是以世界觀、環球觀的教育需求模式,來引領世界朝向高水準方向發展。

2. 美國名校對於優秀人才能提供優渥的獎學金制度。

3. 美國名校會主動、積極的向世界各國的頂尖年輕人才進行遊說招募。

美國名校的學費非常昂貴,一年平均約需5萬美元以上。然而世界各國的菁英之所以選擇申請進入美國名校,不僅因其具有品牌的名氣價值,最主要是大學可以提供優渥的獎學金。以哈佛大學為例,若學生的家庭年收入低於美金6萬不僅可以免繳學費,而提供將近七成的學生獎學金以減輕其生活負擔。

反觀東京大學的入學申請書較之美國哈佛與耶魯,之所以會有如此的落差,乃是學校定位的問題,自1867年(明治時期)以來,東大主要是扮演培育日本官僚養成中心的角色,這也是無法像美國名校,被外國留學生視為是選擇留學進修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東大與美國名校比較之下欠缺多樣性的內容,以2012年師資性別比為例,東大1,275名教授中,女教授只有65位,也就是95%是男教授。其次是留學生比率也很少,東大大學部學生約15,000人,外籍留學生不到400人(2.6%)。這與哈佛大學與耶魯大學,占所有學生之10%20%的外籍留學生相比有明顯的差距。且東大留學生來源為中國36%、韓國21%,泰國5%、台灣5%、越南、印尼約2-3%,換言之,東大的外籍生極大部分是來自亞洲地區。屬於地球村時代的今天,女性教授極端偏低、外國留學生少且普遍來自同一屬性的亞洲,其量少且均質性過高的現象自然影響其多元性的發展。

東大每年的總收入約2,354億日圓(約新台幣800億),其中來自日本政府的營運交付金(經費補助)為840億日圓(約新台幣280億),學生繳納的學費183億(約新台幣61億),配合學校營運而仰賴東大醫院收入的可用金額為412億(新台幣138億),其他的收入則是來自於捐款、相關產官學合作的研究費及其收益金所構成東京大學的營運金。哈佛大學規模比東京大學小,大學生人數也僅東大一半。但哈佛大學的年收入約3000億日圓,高出東大非常多。而規模比哈佛還小的MIT,年度收入也約有2200億日圓。哈佛收入的4成是來自巨額的基金運用。MIT的收入約有一半是來自外部所提供的研究費。而臺灣近年來所倡導的大學國際化,但受限於經費及環境,其推展的狀況似乎更弱於東京大學,因此如何建構小而優質、小而專業及小而獨特的研究環境,應也是臺灣尋求突破的方式之一。

參考資料:JP週刊現代2013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