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蘭
【文、圖/簡任秘書 郭蘭】
11月17日過了一個充實又有意義的假日,雖然出門在外超過12小時,身體已疲憊不堪,然而心情卻久久無法平靜下來,為什麼?百思不解……,終於解開心底之謎了,因為事實與期待差距太大了。
原本只是抱著「參加院內活動」及「假日出去走走散散心」的心情參加此次文康活動--陽明山一日遊,然而一天下來,深感如果說只是出去走走散散心,真的太愧對主辦單位--人事室,此次活動人事室精心安排的活動中有「參訪中山樓」行程,中山樓這個讓人遙不可及的國家級地標,是個人旅遊行程不容易到達的景點,若非藉由此次活動,可能一輩子也不會進入「中山樓」這個讓人好奇的地方。參訪過程中,經由國家級解說員的引導及解說,將整個中山樓作很詳盡的介紹,雖然時間上只夠走走看看,但這卻是一次令人大開眼界的知性之旅,2小時下來,用「收穫滿滿」與「獲益良多」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在地質軟硬度不同的火山口興建中山樓那麼浩大且精緻的工程,又趕在短短的13個月完工,這是一項不可思議的任務,其困難度可想而知。此項艱鉅的工程,係透過修澤蘭建築師的智慧,加上榮民們不眠不休的努力,才能在期限內達成任務。工程困難之排除,首鑽排氣孔導出硫磺氣,讓攝氏100度的地熱降低溫度,另外,將前後軟硬度不同的地質之結構體切開,再以伸縮縫將其連結,又靠著一層一層不同材質的包覆,防止建材被硫磺侵蝕,讓中山樓歷經無數次的颱風與地震,均能完好矻立;另外,文化堂的前高、中低、後更高的U字形無障礙空間,不僅做到「行無礙」,也讓1800個座位的使用者「視無礙」,又利用凹凸的線條及地毯、窗簾等設備之巧妙安排,消除整個大空間的回音,做到了「聽無礙」,48年前在修建築師的精心設計下,就展現了這三項無障礙設施,這是中山樓文化堂的一項特色,其他還有很多很多讓人驚訝的設施,無法一一描述。
離開中山堂,驅車前往竹子湖,順著地勢的高低,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翠綠的海芋,雖然尚未進入海芋盛開期,但在萬綠叢中冒出些許孤挺的白花,呈現出另一種美;小油坑,雖然一如往常不斷的噴出硫磺氣,但是不同的天氣有著不同的感受,選在氣溫下降前一天造訪小油坑,不會太冷的涼風徐徐吹來,伴著濃濃的硫磺味,走在長滿菅芒花的步道中,聽著解說人員細述著小油坑的種種……,仿彿置身於充滿原汁原味的大湯池中,享受著溫泉的滋潤與自然的靜謐,真是一大享受。
此次文康活動安排在臺北近郊的陽明山,它是一個每個人可能都去過的景點,致吸引力有限,個人在出發前也只是抱持出去走走舒解壓力的心態,但走過整個行程,感覺此次造訪的陽明山好像不是往常去過的陽明山,不論在「知」的饗宴或「美」的感受方面,都讓人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真是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