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膺、周梅英
【文、圖/國立花蓮女子高級中學校長 程膺、國立花蓮女子高級中學教師 周梅英】
花蓮是板塊交接兼海陸過渡地帶。歐亞大陸板塊、菲律賓海板塊兩大板塊在中生代末期南澳造山運動、以及上更新世的蓬萊造山運動中,生成許多沉積岩、火成岩、變質岩,刻劃出壯麗的地形美景,也透過風化、溪流、海洋等營力,塑造為數可觀的玉石。花蓮的石材無論產量、產值均居台灣85%以上,溪流中的玫瑰石,與他類石頭一併發展的石雕藝術,也造就出別具氛圍、卓具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國家教育研究院葉家棟教授在「101–105年海洋教育執行計畫」中,多次來花蓮實地探勘、查訪,認為石藝文化可融入地理科,實踐海洋教育中生態旅遊的發展、海洋資源的利用等能力指標,遂配合「99學年度地理科課程綱要」,選擇太魯閣峽谷與嶺頂兩地,與本校地理教師潘明輝、歐漢文、周梅英共同進行「石頭之鄉」的教案編製與教學活動,使學生明瞭花蓮石藝文化的形成背景與發展方向。其理念與架構如下:
根據上述架構,延續既有優質化高中研究成果,利用地質分布圖、實景照片、電腦動畫進行教學活動與議題討論。首先藉著太魯閣峽谷的岩層分布,探討中央山脈特殊地景及變質岩的生成;繼之以嶺頂的岩層分布,探討海岸山脈海蝕地形及玉石種類。太魯閣峽谷區可見到不同來源的變質岩,多依其特性與地景命名,如長春層、天祥層。同一岩層可能依著褶曲應力方向,錯落分布於峽谷各處。例如:燕子口位於溪畔片麻岩與太魯閣層平板狀大理岩的交界,靳珩橋畔印地安人頭可測得不同時期的溶蝕營力深淺,九曲洞厚重大理岩突出為鯉魚躍龍門地景,慈母橋下以綠色片岩、大理岩巧妙迴旋構成偃臥褶曲-青蛙石。不同礦物成分的變質岩在琢磨、切割後,可見特殊的線條花紋景緻,將其意境配合詩文,逐漸演變為在地特殊的玫瑰石鑑賞文化。嶺頂地區因都巒山層、蕃薯寮層、大南澳片岩褶曲交疊,產生連續性斷崖、壺穴、沙灘、礫灘等海景,以及麥飯石、帝王石、黑膽石等各色火成岩與沉積岩,也兼收旅遊、賞玩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