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重構歷史教材工作坊:談宗教議題如何帶入國、高中歷史教育

| 廖苑君

【文/「教科書文本與和平教育之論述與實踐」研究計畫專任助理 廖苑君】

【圖/教科書發展中心王才銘】

「對宗教的成見和誤解不是故意的,是長期累積下來的。」,今(102)年111日重構歷史教材工作坊的「宗教的成見與誤解」分組座談,在東吳大學歷史學系林慈淑教授的主持下,與談人三位國高中老師──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戴麗桑老師、高雄明華國中黃麗蓉老師、高雄前鎮高中謝家嫻老師──和與會人員分享他們在國高中的歷史教學上,如何詮釋宗教議題及帶領學生從誤解走到同理。

林慈淑教授談到,宗教一直都是很難與年輕學子對話的主題,尤其是二十一世紀的臺灣學子生活在開放、理性的社會之中,對於歷史課提到的宗教戰爭或宗教主宰的生活方式,就像是隔座山一般的遙不可及,更何況「宗教」本身談論抽象的生死議題超脫學生的生活脈絡,對於十幾歲的學子又更是山重水阻的遙遠、困難。在這樣的現況之下,三位中學老師共收集了250份問卷,彙整校內學生對各大宗教的看法。調查發現,在資訊多元化的新世代中,對宗教印象除了來自生活週遭之外,媒體報導更是重要的媒介,課堂上的學習反而不是暸解宗教的主要來源,課堂多在補充媒體較少介紹的其他宗教,如:印度教等。

黃麗蓉老師分享了【歷史教學V.S.伊斯蘭教】的教學經驗,學生大多從新聞媒體獲得對伊斯蘭教的印象,如:傳統、恐怖攻擊、歧視女性等字眼成為烙印伊斯蘭教的鮮明字樣。黃麗蓉老師思考,既然從媒體開始,就從媒體著手,她藉由影片、youtube短片帶領學生看到另一面的伊斯蘭教徒,更以可蘭經文字、服飾、文化的分享,將伊斯蘭教的生活樣貌帶到學生的面前。運用多樣化的媒材得以更輕鬆的接觸到原本距離遙遠的宗教議題,更讓現代學子因為暸解而放下成見,看見宗教──伊斯蘭教。

How to go to the heaven?」相較於英國教科書以生活層面和提問方式切入宗教的話題,戴麗桑老師發現臺灣歷史教科書在宗教相關內容多以正式、軍事的觀點切入,缺乏貼近生活層面的部分,她也提出教科書中四項待進一步討論之處:(一)有一些帶有武斷文字的書寫文句;(二)描述過於精簡,而無法展現出其真實情況;(三)從俗而不慎思,例如:大乘和小乘佛教的說法其實早已更新,但教科書則照抄未改;(四)與現況不符的書寫也阻礙提升學生歷史情意。面對教科書上的缺陷,戴麗桑老師鼓勵與會教師多運用補充教材來增進教學內容的紮實程度。

謝家嫻老師分享教導佛教的心得時提到:「……宗教這麼多,其實我們自己都搞不清楚……」,而宗教議題的學習不只是理解,更是在理解後去學習所提倡的慈悲心和大智慧,但要如何讓抽象的概念具體呈現在教學中呢?謝家嫻老師在課堂上以議題式的分組辯論,讓學生逐漸認識相關教義,使真理愈辯愈明,並以學生生活為例來說明佛教所言的「苦苦、壞苦、行苦」的教義,進而了解抽象的概念──涅槃。在教學中將學生自身帶入宗教議題之中,也將宗教的善念以教學回饋到學生的生命,這是在教學中的另一大收穫。

本場次分享中,與會老師提到以這樣的教學方式相當耗時,一個章節可能要用三堂課,要如何運用技巧使這些內容囊括在現今的歷史教育當中,雖極具挑戰卻十分必要的。除了技術性層面外(如:調整教學課綱、連結其他相關主題等),最重要的是一同思考如何使得整個文化對於其他宗教能少一點誤解、多一點理解,進而達到寬容,宗教的成見與誤解要解決,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讓我們一起長期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