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彥辰
【文/教科書發展中心兼任助理 林彥辰】【圖/教科書發展中心 王才銘】
知識觀與課程觀一直是教科書研究的重點之一,過去以內容分析或論述分析的方法所進行的研究,固然可以由文本本身所推論的意義而獲得某些發現,然而,這些方法卻無法讓我們了解教科書的編者與審者,處於當時的時代脈絡與社會思潮中,如何思考教科書的應有內容,而這些內容又如何反映當時的知識論與課程觀。基於此,國家教育研究院教科書發展中心於102年12月13日舉行「解嚴前臺灣教科書中小學知識論與課程觀的演變」圓桌論壇,由歐用生教授主持,並邀請陳麗華教授、黃秀政教授與陳國川教授與「臺灣國民中小學教科書發展之口述歷史研究(1952至2001年):知識論與課程觀的演變」專題研究計畫中4個子計畫研究團隊,進行學術上的互動與對話。
首先,由國小社會、國中歷史、地理與公民4個研究團隊針對第一年研究發現進行簡報。透過屠炳春教授口述當年編輯教科書遇到的處境與難題,訴說國小社會在解嚴前經歷的三個時期:民國51年以前離亂中的重整、民國51年至73年舟山模式領先河,以及民國73年至78年與社會鉅變拔河;期間,我們看到了解嚴前政治權力介入科書編輯與校正過程。
接著,經由對解嚴前國立編譯館時期編者與編審行政人員的口述訪談,我們也看到解嚴前的國中歷史教科書,呈現大中國意識的歷史教育,且在以學科知識為中心的課程發展過程中,呈現出通史式的課程組織,以及以政治史為核心的教材內容。國中地理教科書則以「地理教育的主軸在反映時代需求」和「地理教材的主體為區域地理」為核心,說明解嚴前國中地理教科書內容以地誌學為核心,透過地理知識的學習達成愛國教育的情意目標,刻劃出當時地理教材內容的知識論與課程觀。至於解嚴前國中公民教科書則可分為兩個時期,1952至1962年公民教科書內容呈現訓教合一的公民教育,1968至1983年則指向中華文化固有道統的道德教育與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愛國教育。
在與談人的對話中,我們看到專業的論述。陳麗華教授認為口述歷史對教科書研究有一定的意義與價值,透過對受訪者的訪談,可以挖掘到文本分析所無法看到,屬於人的內心深層的潛在訊息,以及教科書編審者受到時代脈動影響,所發展出的知識論與課程觀;黃秀政教授則以歷史研究所重視的史實考證為核心,指出進行研究時,必須審慎考證口述歷史資料與文本資料,進行嚴謹的交互比對,以求呈現正確的史實,避免錯誤的史料被後代錯誤引用;陳國川教授則針對國中地理做建議,指出解嚴前地理教科書採用以地誌學為核心概念進行地理知識的傳授有其時空背景因素,研究者應設身當時的情境進行思考,並以客觀的立場進行分析,避免流於主觀論述。
透過論壇的對話,我們看到解嚴前中小學教科書編審者對中小學教育的重視與對國家的認同,並察覺知識論與課程觀隨著時間的流逝與社會風貌的變遷,而產生不同的演變,而作為課程轉化與知識載體的教科書,將演變銘印其身並遠遠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