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效智
【文/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主任 孫效智】
臺灣推動生命教育已經十多年了,但什麼是生命教育?大部份人還是搞不太清楚。人們最容易想到生命教育的時候是有人自殺或得了憂鬱症。不過,生命教育不是憂鬱或自殺防治教育,而且,憂鬱或自殺問題恐怕也沒辦法透過生命教育或任何其他「教育」方案來防治。我個人甚至懷疑醫學是否能完全處理憂鬱問題,因為憂鬱的深層根源並非只是生理性的,而還包含了精神層次的找不到出路或關係層次的各種疏離與傷害,這些問題都不是藥物所能解決的。
也有人把生命教育理解為促進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係的一種教育。然而,整個國民基本教育的目標不正是如此?這點只要讀者翻閱一下國教總綱基本理念就可以發現。這樣的生命教育太過寬泛,也不需要鼓吹,因為只要國家好好做好國教,生命教育就在其中了。
問題在於「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這四個面向中最核心的問題是否都已置入國教課程架構之中?答案恐怕不容樂觀。長期以來,我國教育政策受到社會短視近利、重物輕人的風氣影響,加上國際競爭的壓力以及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過度偏重「人才培育」,忽略「人的培育」。其結果則是教育的功利化、人的工具化,甚至人格的扭曲化。誠然,教育的目標是要培養人才,但人的培育更為根本。本不固,目標將難以達成,即使目標達成,但培養出的人才恐怕難以發揮大用,甚至還能有大害。這一點只要大家多想一想我們整個社會的民粹理盲、是非顛倒以及最近黑心企業的食安問題、惡意污染河川等現象,當可以了解,人才教育固然重要,但人的培育更重要。
為撥亂反正,1997年起有了生命教育的倡議與推動。依此,生命教育的目標在於鞏固教育的根本,讓教育回歸其培育人的本質。生命教育不該被看成只是為了預防憂鬱或自殺防治的一種局部性的、零碎的、治標的應急作法。
為培育完整的人,生命教育的內涵應包含思考的訓練、人學的探索、人生觀的確立、價值觀的反思與靈性的修養等五大面向。思考是學習任何事物都不可或缺的素養,學生不僅在探索自然科學時應有思考的能力,在面對生命課題以及各種社會議題時更需要慎思明辨的思考素養。以思考素養為基礎,最重要而根本的生命課題就是人學以及終極關懷的課題。所謂人學即探索「人是什麼」以及「我是誰」的問題,這是探究一切人生課題的基礎。終極關懷探究的是生命的意義、人生的目標以及「至善」與「幸福」的內涵。人生如果沒有正確而適當的終極信念,在人生道路上就很難期待有道德的實踐與品格的堅持。談到道德與品格就談到了品德教育。品德教育的「知善、樂善與行善」正是生命教育的價值觀反思與靈性修養所要達到的目標。價值觀的反思除了跟道德與品德有關,還跟生活中的美感素養即生活美學有關。
我國正在進行十二年國教正式課程的課綱改革。現行九年一貫與高中課程的大部份學習時數都只跟知識性與技能性的「人才培育」有關,而忽略以生命教育為核心的「人的培育」。如何讓十二年國教的課程規劃有更多生命教育的空間,俾我國學校教育能逐漸達到「人才教育」與「人的培育」的平衡,是亟需努力的目標。再者,生命教育要能竟其全功,除了正式課程外,學校還要有深刻的理想願景、用心設計的各種非正式課程以及最能潛移默化學生的潛在課程。而這一切要如何逐步落實,端視決策者的智慧與決心。決策者必須要有清楚的願景與方向、可執行的藍圖與策略,還要能以整個校園文化的塑造為著眼點,更要能以適齡適性的方式,細膩周延地思考各個學習階段或學習類型所需要的生命教育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與潛在課程,如此循序漸進,才能引領我國教育回歸教育本質,發展出以培育人為根本的人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