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瑋筑
【文/測驗及評量研究中心專案助理 王瑋筑】
英國於2011年完成生活所需技能調查計畫,其調查目標非常清楚:提供證據(evidence base)檢視英國國民能力的進步幅度,作為過去十年政策執行成效之檢視,也作為未來政策發展的參考基準。以下就報告內容作一簡單摘要:
Skill for Life Survey 2011之調查結果與2003年相較,英國的閱讀能力達到Level 2以上層級的比例大幅增加;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增加的比例主要是從Level 1轉移而來,Level 1以下的整體比例(Entry Level 1-3,即被定義為閱讀能力未達到標準者)並未降低。
SfLS2011與2003年相較,英國的數感呈現些微的衰退。達到Level1以上者些微減少,而在Entry Level 2以下者則些微增加。
ICT檢測的表現,顯示了高比例的英國成人對於E-mail的操作相當熟悉,但文書處理、試算表建置的能力則相對而言較低。
若將人口資料納入分析,則顯示了英文是否為母語、居住地區、族群、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父母親的教育程度等皆為影響能力表現的因素。其中,英文是否為母語其影響最為關鍵,而年齡則是在資訊通訊科技能力表現上較顯著(年齡較大者表現較弱)。
將職業、收入、社經地位納入分析,可發現測驗能力較佳者其職業、收入、社經地位普遍較高,而失業或領取救濟金者其所呈現之能力普遍較低。許多自我評估能力較低的受試者則反映其能力不足已影響到了他們的工作機會。
日常生活中運用閱讀、數感及資訊通訊科技的頻率與程度也與能力表現相關。在生活中有閱讀書報習慣、擁有較多藏書、較常書寫文字者,其對自己的閱讀能力較有自信,在閱讀檢測上也有較好的表現;同樣的,在問卷中顯示其使用電腦經驗較為豐富、上網或使用電腦平均時間較長、較易接觸到網路並頻繁使用者,其數位能力之表現普遍較佳。
SfLS2011研究團隊指出,此份調查因調查方法及時間,並不適合也無法作為成人閱讀及數感教育課程對於參與者個人能力增長之檢驗。但其調查仍顯現了會報名並參與成人閱讀及數感課程者,通常是自認其閱讀或數感較低者。資訊通訊科技課程則呈現了不同的趨勢,對於自我的資訊通訊科技能力較有自信且其表現較佳者,反而比起一般大眾更有興趣參與資訊通訊科技課程之訓練。
對於學習的態度也與能力表現直接相關。對於學習抱持正面態度者,如認為學習是有趣的、認同終身學習、認為學習是值得投資的,普遍而言其能力表現比抱持消極態度者更佳。
SfL2011除了提供數據證據,更以其為基礎提供判斷分析、及對未來研究及政策制定之建議,從而與政策本身呈現一種互動關係。SfL2011為Skills for Life整體政策中的一個環節,其定位清楚,方向明確,因而為整體政策之過往成效及未來可能提供詳實的證據與資料。但報告書中顯示了其不僅限於提供基礎資料而已。舉例而言,關於何以數感在年輕一代不僅沒有增進反而衰退,報告書中針對「也許是因近幾年來母語非英語的年輕一代人口大量增加,從而使得表現比2003衰退」之可能性提出了反駁,其將母語為英語之族群數感獨立抽出,將其與2003之數據相互比對,其同時也呈現衰退現象的比對結果顯示了數感的衰退其實是整個年輕群體的趨勢。關於能力衰退現象,報告書提出了一些方向上的建議。當年輕一代在改革之課程中習得了一定的能力,卻在調查中無法顯現,這顯示了關於能力的遺失本身是相當值得重視的課題。人們會遺忘技能,但遺忘的程度、原因、不同的能力是否有可能有不同的遺忘程度、不使用即喪失此原則是否適用於這些基本能力,以及人們如果曾經習得,那麼遺忘後試圖再學習的速度是否比起毫無學習經驗者更迅速,這些都值得進一步再探討。另一方面,教學現場上是否太偏重於考試的通過,致使其能力在考試之後即立刻喪失,研究團隊認為這也是值得考量的。調查數據得以呈現證據本位的現象,而關於現象本身如何詮釋解讀、如何在數據證據的基礎上研判可能性、並指出未來可投注資源進一步探討或於執行層面上進行改革的方向,SfL2011顯然表現出了不僅是被動提供資料者的角色,而是更進一步地提出建議以影響未來研究及政策制定的發聲者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