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溝通與理解教育的意義

| 盧秋珍

【文/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專案助理 盧秋珍】

現今有兩種趨勢,使得我們必須重視跨文化溝通與理解教育。一是全球化趨勢,全球化趨勢的發展意指時空壓縮及世界意識的強化,各國地理政治邊界的日益模糊,不同區域、不同歷史傳統、不同背景的文化相互滲透、依賴,因此無可避免的要面對各種差異界線的對話、交融與彈性調整,包括族群衝突、宗教衝突、東西文化區隔等(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8)。面對全球化所帶來的時空壓縮與世界意識,我們需要主動去瞭解並接納多元文化。對於異文化的認知,可以降低族群偏見與刻板印象,並且提高我們對異文化的接納態度。二是多元族群趨勢,隨著跨國婚姻的增加,以及國際人才的引入,臺灣人口結構產生了變遷,多元化的族群使得文化多元性的知識基礎不斷擴增,未來公民也愈來愈需要學習如何去面對並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就新移民教育而言,應更積極努力以「所有國人」為移民教育的對象,新移民教育不應只是狹隘限制在外籍配偶的生活適應教育、識字教育,及其新臺灣之子的課業輔導教育。若以更寬廣的取向來定義新移民教育,應該同時著重推廣全民對新移民族群的「跨文化理解教育」(張嘉育、黃政傑,2007)。

文化提供了工具,讓我們得以溝通的方式來組織和理解我們的世界,學習與思考也永遠都是置身在文化情境中,並且永遠都需依賴文化資源的使用(宋文里譯,2001)。然文化碰撞可能導致跨文化交際障礙和誤解,影響跨文化人際關係的發展。故而,學生有義務去認知其他族群的習俗和文化,並且對於不同文化的族群和個體給予尊重,增加教師的多元知識基礎將有助於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弱點。因此,人們亟需培養一種能駕馭文化差異、解決在跨文化情境中各種文化衝突現象的跨文化能力(intercultural competence)。至於跨文化能力的內容什麼?包括哪些要素?MartinNakayama (1997)舉出跨文化能力包含認知的與情感的兩個主要要素,認知的要素包含關於其他文化以及我們自身文化的知識,對於其他文化的規範和溝通型態具有特定的知識是必要的,我們也必須具有跟其他不同文化的人互動的技巧。當我們不可避免地需要努力去習得有關其他社會的知識,並發展與其互動的技巧時,那麼想要對自身的文化有清楚批判性的理解,我們可能必須更加努力,就像空氣一樣,我們自身的文化圍繞在我們的四周,而我們傾向於把它視為「理所當然的」(naturally right)。如果我們要避免成為族群中心主義者,就必須理解自身文化的優點和缺點。跨文化能力的情感要素包含「同理心」、「容忍曖昧不清」與「不做批判」的態度。ByramNicholsStevens (2001)認為跨文化能力的組成要素包含態度、知識和技能三部分:

1.態度:是跨文化能力的基礎,對於與自己不同文化的價值觀、信仰和行為,應保持好奇心與開放心胸的態度,這開放性態度包含己身對於異文化,以及異文化對己身的質疑雙方面。

2.知識:具備異文化及自身文化的知識,包括異文化的規範和溝通型態。

3.技能:人不可能擁有所有生命關鍵時刻所將遇到的文化的知識,與異文化接觸的經驗,因此具有與其他文化的人的互動技巧跟態度知識一樣重要。

跨文化溝通與理解教育貴在提供個體省思與生活應用的機會。以Beamer (1992)跨文化學習模式為例,螺旋狀增生的五個階段,在歷經每一階段後,能力向前推進並增加下一個階段的文化智能與知能。這套學習模式之主要目的在於在特定的文化情境場合中,有效解讀文化中的行為標誌,並運用標誌記號表達個人意圖。首先第一階段為覺察彼此間的差異;第二階段根據刻板印象,形成選擇性的特性歸類;第三階段對於刻板印象提出質疑;第四階段則藉由溝通成敗兩方案例分析,以擴展對於特定文化行為標誌的製碼與解碼能力,進行深度的文化理解與運用;第五階段經由對異文化的調整與適應,並建立出一個宜於跨文化溝通的「其他文化」,亦即Casmir (1993)所提出的所謂「第三文化」(Third-culture)。跨文化溝通與理解教育在十二年國教中不能缺席,除了態度、知識和技能三方面能力的培養,建議教師利用跨領域課程、專題探究等發展校本跨文化學習模式或方案,讓學校課程在地化、學生視野國際化。

【參考文獻】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1)。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市:高等教育。

張嘉育、黃政傑(2007)。臺灣新移民子女教育課題與方向:多元文化教育概念之重建。課程與教學季刊10(1)1-20

宋文里譯(2001)。Jerome Bruner 著。教育的文化︰文化心理學的觀點。台北:遠流.

Casmir, F. L. (1993). Third-culture building: A paradigm shift for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yearbook, 16, 407-428.

Beamer, L. (1992). Learn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Journal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29(3), 285-303.

Byram, M., Nichols A., & Stevens, D. (2001). Develop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 practice. UK: Multilingual Matters.

Martin, J. N., and Nakayama, T. K., (1997).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Contexts. Mountain View, CA: Mayfield Publis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