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苑君
【文/「教科書文本與和平教育之論述與實踐」研究計畫專任助理 廖苑君】
本院教科書發展中心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合作之「教科書文本與和平教育之論述與實踐」研究計畫團隊,於去(2013)年11月1-2日舉辦「重構歷史教材:挑戰與契機」工作坊,活動第一天下午針對「民族與多元文化的議題」、「領土/主權的爭議」、「戰爭的解釋與敘寫」、「宗教的成見與誤解」四項議題進行分組座談。
「民族與多元文化」座談由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王雅玄教授引言,另有三位高中教師擔任與談人。王雅玄教授以「民族與多元文化的實然與應然」為題來探討臺灣高中歷史教科書中民族及文化的爭議。首先,以應然面從國族主義(nationalism)談到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再到跨國主義(transnationalism),並提出以「超越多元文化主義」的角度來因應民族與多元文化的爭議。
一、「民族主義」或「跨國主義」?
以跨國主義、移民的身分認同來拓展思考的多元性,透過集體記憶使跨國思維得以聯繫記憶隨著世代而變遷,在臺灣,由中國認同過渡到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之後可能二選一,甚至形成「新臺灣人」的新族群;外籍配偶及其子女的認同傾向臺灣、淡化跨國思維,臺灣到澳洲的移民展現跨國主義的行為與思維。移民對母國文化的社群想像透過在移民國重建新社群來滿足(如:中國城、臺灣街、南洋街)。若跨國社群有助於維持原生文化的認同,那民族主義作用何在?
二、多元文化或文化混血?
混血常常是被遺忘的族群。例如:加拿大梅蒂人是北歐的白人與美洲原住民混血族群,若選擇認同白人是被同化,若選擇原住民認同則偏向多元文化,但兩者都不是最貼近的認同,是否有第三種選擇?
王雅玄教授認為,除了同化或多元文化的二擇一,我們應試圖「超越」多元文化主義,承認文化認同在跨國及跨族群層面的流動性。教科書裡避談民族與多元文化的問題是因為還無法以適切的理論來解釋移民認同及混血族群的認同,套用多元文化的理論卻是有問題的。舊移民或新移民會在跨國主義與集體記憶的交互作用下磋商出「新族群」認同。臺灣混血的人或移民的人多不願談族群認同,選擇以國族認同來形成族群認同,但其實,我們應該肯定新族群建立出來的新認同。如何超越多元文化主義,尤其是研究移民認同或是混血族群的認同磋商過程,還需進行集體記憶的研究。
接著王雅玄教授從「實然面」談六項民族與文化的爭議:(1)族群認同與國族認同:兩者是否衝突,課本提到祖籍認同、地理認同,未特別強調族群認同,而族群認同僅承認原住民的族群認同,忽略閩南、客家、新住民等,此外,國族認同的變遷也被忽略;(2)民族主義是否為必要之惡:現在是移民的國家、社會,但民族主義仍能號召各地移民到某個國家來凝聚國家認同,而歷史教育是否要擔負民族教育的責任;(3)族群位階與國家位階:歷史教材中隱含著世界各國的國族位階(富強/貧弱)、臺灣族群的族群位階;(4)歷史教材的範疇:歷史教材史料的專業程度與真實性如何掌握,與公民科是否重疊;(5)族群教學的潛在爭議:教材中僅呈現無爭議的事實,教學中常遇到爭議但不處理,認為族群認同屬個人主觀問題無須討論;(6)學生的觀點:學生在意的不是教材,而是老師的推論過程;關心近代父輩的歷史,而非久遠的祖先。
從實然面的角度,在高中歷史教材中發現幾項可能是差異的共識:(1)民族主義是實然,但非應然:官方知識以教科書形式來鞏固國族認同,縱使這與全球公民教育或多元文化主義的主旨不符;(2)多元文化是應然,不是實然:我們應邁向多元文化的國家,但不可能完全有文化平等教材,歷史教材僅能「再現」國族、族群位階的史實;(3)無族群論述:族群認同是最敏感的問題,不適合表態及討論;(4)考試決定教材重要性:考試領導教材,考試決定歷史教材的固定性跟既定的內容。
面對歷史教科書的糾結難解,王雅玄教授提出解構的可能性:(1)解構題材:過去的假設認定族群認同、身分是固定不變,目前缺乏移民全球化與身分認同變遷的題材,可嘗試身份變遷的題材;(2)解構書寫教材的主體:目前幾乎都以當權者的角度書寫教材,嘗試以被統治者為主體書寫教材,新增多元文化書寫主體;(3)解構考試方式:多元文化的內容不太出題,考試的便利性決定了教材的重要性。
工作坊分組座談的引言人、與談人報告摘要將持續刊登在本電子報,若需各場次參考資料敬請上網查詢http://tpestudygroup.naer.edu.tw/activit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