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發展教育論壇」圓滿閉幕,繼續攜手推動永續發展教育

| 邵婉卿

【文/編譯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 邵婉卿】【圖/編譯發展中心約聘幹事 呂家瀅】

由本院編譯發展中心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合作辦理的「永續發展教育論壇─環境資源管理、氣候變遷、綠色產業與綠色消費」,已於本年224在本院臺北院區圓滿完成,全國幼兒園、國小、國中、高中職學校教師、專家學者與國家教育研究院同仁共124人報名參加。

上午場由本院柯華葳院長主持開幕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王如哲教授貴賓致詞,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張長義名譽教授主持第一場的兩個專題演講:「環境與資源管理」主講人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所長張子超教授、「氣候變遷」主講人為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林俊全教授。國立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蔣本基教授則主持第二場的兩個專題演講:「綠色產業」主講人為臺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黃宗煌教授、「綠色消費」主講人為國立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朱雲鵬教授。

下午場是各級學校的實務經驗交流分享,由本院曾世杰副院長主持第一場三個學校的實務經驗,分別是臺北市文山區溪口國小、新竹縣立自強國中及嘉義市育人國小附設幼兒園;王如哲教授則主持第二場兩個學校的實務經驗,分別是臺北市北投區大屯國小及國立後壁高中,並由曾世杰副院長主持閉幕式。

張子超教授介紹環境倫理的內涵,是從人類中心、生命中心、與生態中心三者相互依存的角度,思考人與環境的關係出發。科學的不確定性是探討環境問題(如氣候變遷)及資源利用倫理議題的重要限制;聯合國仍堅持分配正義、補償正義、程序正義及人權議題等核心價值;而「臺灣二十一世紀議程──國家永續發展的策略綱領」則明定我國實施永續發展的五項原則:1.環境承載、平衡考量原則、2.成本內化、優先預防原則、3.社會公平、世代正義原則、4.科技創新、制度改革並重原則、5.國際參與、公眾參與原則。

黃宗煌副院長指出,界定「綠色經濟」為一個永續經濟、零碳排放、及所有能源均來自再生能源的「單一星球足跡」的社會,特色有:能源基礎設施零碳排放(再生能源百分百)、水資源、廢棄物及廢水的基礎建設均立基於長期的永續性並創造更富社會責任與環境友善的居住場所,建立明確的綠色產品與服務、以及綠色經濟管制政策之發展路徑。

林俊全教授認為氣候變遷在環境教育的任務在於瞭解大自然的運作、變與不變、瞭解各種尺度的變遷與影響、瞭解極端氣候的影響、了解自己環境的問題與限制、瞭解如何調適可能的影響,以及減少災害的損失與可能的因應措施。

朱雲鵬教授強調綠色消費是鼓勵企業改善產品與服務的環境績效,比鼓勵消費者改變消費模式容易,以改變消費模式,包括宣導民眾進行垃圾分類、自備購物袋、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隨手關燈及使用省水設備等之努力,選購綠色產品時應以品質與功能是否符合需求、價格是否合理、可否及時交貨等為主要考量,能將綠色產品與健康議題結合,較能成功。

嘉義市育人國小附設幼兒園簡玉柔主任分享「在環境中教育」的實務經驗;臺北市北投區大屯國小曾俊明教師分享該校老樹新愛等計畫,強調教育無他,惟以榜樣帶榜樣、讓生命感動生命!新竹縣立自強國中謝鳳香校長分享該校室外環境改善及置樓頂遮陽斜屋頂的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國立後壁高中姚純貞教務主任談到永續教育在後中,合作學習做中學,指出參與永續環境教育,得到感動、感恩與美好回憶,並期盼有更多夥伴加入永續教育行列。

許多學員回應收穫良多,並期待舉辦更多的相關論壇,以分享交流永續發展教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