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逸玫
【文/本國語文教育研究發展辦公室 陳逸玫】
在教育部《成語典》裡查得到「龜兔賽跑」(於辭典附錄中),但在本典所提供「據三十種成語工具書之成語條目編製而成」的四萬餘筆總資料庫中,卻查不到這個詞語。那麼,「龜兔賽跑」到底是不是成語?在判斷這個問題之前,當然必須先劃定「是」的範圍,落在範圍外的才能判斷為「不是」。所以,我們應當必須先釐清「是成語」的範圍。
要談到「成語」是什麼,必須要先知道「語言」是什麼。要言之,「語言」就是一種人類表情達義的工具,與海豚間的鳴叫並沒有太大不同,只是更為精細與複雜。在最初的生成,因為是以溝通為目的,只要對話雙方具有共識,懂得對方想要傳達的意思,大致上就算達到目的。然而,當不同組的對話者形成一個族群時,為了各組間能夠互相理解,就必須凝聚最大共識,並且在這個共識上生成更多語言,以符合生活中越來越複雜的溝通需求。在這裡,所謂建立在某種共識上生成語言的潛在規則,其實就是我們從許多歷史語言中歸納出的「語法」。我們今天把這規則尋找出來,一方面為了了解古人留下的語言(文獻),一方面也是為了沿續既有共識以生成更多語言。所以,即便在我們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常常是先學語法,再學閱讀及造句,但這只是一種學習的技法,並不代表語法的生成是在語言之前。
這一路下來似乎與「成語」離題了,主要是想先說明一個概念:語言的生成是自然的,語法是後人歸納出來的使用及生成規則。子曰「君子懷德」,二千年後的曹雪芹作「劉姥姥二進大觀園」,句子結構同樣是主詞加動詞加賓語,難不成他們的語法學科師出同門?當然不是,只因「約定成俗」才能使語言工具發揮最大的溝通效能。
「成語」也是語言,生成方式當然也相同,絕非先訂出規則再據以創製,而是語言長期使用中自然形成的一個類別。人們在觀察大量的文獻時,發現有一種語言類型十分特別,他們的形式很固定,反映約定俗成的特有語義,其中有部分無法從表層理解語義,必須探求典源才能知道真正的義涵,學界稱這個語言類別叫「熟語」,如:「不到烏江心不死」、「滿招損,謙受益」、「外甥打燈籠」、「濫竽充數」,再往下細分,其中反映人情但用語較俚俗的叫「諺語」,意旨在砥勵言行的叫「格言」,如打謎語般的叫「歇後語」,帶有深層典源語義且典雅、凝聚性高叫「成語」。也就是說,並沒有語言天生就是「成語」或「不是成語」,這是經過人們有意識區隔出來的語言類別,且即使這樣的分類方法行之已久,卻因為這只是歸納出來的語言現象,並非語言生成的嚴格規範,所以有些詞語甲說是諺語,乙說是成語,但無論如何並不妨礙實際的語言功能,也就沒有人會去執著於類別的爭議。
在釐清了成語「是」什麼之後,終於可以切入正題:「『龜兔賽跑』是不是成語?」我們可以拿「形式固定」、「反映約定俗成語義」、「具有典源」、「典雅」這幾個分類標準去檢驗。首先,在「形式固定」、「典雅」這兩個標準上似乎並無違背;其次,用這個詞語比喻驕者必敗,大概也具有相當程度的普遍性,所以應當可以通過「反映約定俗成語義」的檢驗標準;最後,上述深層語義必須連結到《伊索寓言》裡的故事方能了解,則證明它確是「具有典源」的詞語。依此分析,「龜兔賽跑」實已完全滿足成語的幾項標準,將其視為成語亦為合理,這也說明了成語可能仍在生成中。而除了「龜兔賽跑」之外,其實還有一些類似情況的語詞已具備或逐漸具備成語的性質,例如教育部《成語典》附錄「參考語料」中的電影及小說類中另收錄有「羅生門」、「楚門的世界」等來自於電影,而且具有特定的、非表層義涵的詞語,而這些詞語在語言流變的大川若能持續存在,或許在許多年之後,終究會被普遍認定為成語,正式收錄到「成語典」中。
從上述之語言觀點,「龜兔賽跑」目前雖然未被普遍接受將其視為成語,但確實具有成語的性質,教育部《成語典》把它收為附錄資料(參考語料),「編輯說明」云:「我們為了日後研究者的可能需求,也就未雨綢繆地把相關的資料一併留了下來,將它們歸納為幾個類別。如果有人想要從事研究,這應是個基礎。……擺在附錄,就表示說它們不是正文的一部分,只是提供參考而已。」此處提揭了「成語仍在生成中」的語言看法,相對於認為成語只存在於過去歷史的一般觀念,實為另一個可再深入探討的思考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