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另類師資培育方案」風氣吹向臺灣

| 蘇進棻

【文/教育制度及政策中心副研究員 蘇進棻】

  在美國,大部份人對於師資培育到底應以一種專業來教或以技藝來教,至今仍爭論不休,沒有定論,因而產生多種類型的師資培育方案。若加以歸類,大致可分為傳統正規的師資培育和另類師資培育這兩大類(駐美國代表處教育組,2013)。傳統師資培育大多在大學的教育院系培養,秉持教師是一種專業的理念在培育師資,這類師資培育課程理論與實務並重,大部分時間在大學內受教,少部份時間在中小學場域內實習,前後至少都在一、二年以上。

  另類師資培育方案卻是種類繁多,培育場所就不一定在大學內,通常是在大學接受幾週教育理論課程,然後就進到中小學接受實際教學技能訓練,這種訓練方案秉持教學是一種技藝的理念在培育師資,較重視教學實務訓練,且大部份時間是在中小學內實際教學,邊教邊學,從做中學,再利用課餘時間補足規定學分,並且一面接受輔導取得教師證照,才能成為正式合格教師。

  另類師資培育方案種類繁多,其中以「為美國而教」(Teaching for American)最具爭議性,該方案是1990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女學生Wendy Kopp創辦,為非營利性質的私人組織,她發現美國教育城鄉差距嚴重,偏鄉師資嚴重不足,因而成立TFA,號召大學畢業生花兩年時間投入偏鄉教育,成立之初人數不到五百人,但至2013年已有十幾萬人報名,卻僅錄取上萬人,光是去年受惠的偏鄉學生就已經超過75萬人(聯合報,2014.3.10,A16),這方案的主要理念認為經由經驗、反省、持續協助和專業發展,可以培養有效能教師。FTA認為師資職前教育的目標,不在於將學員培養成專家教師,而在訓練學生掌握將來置身的實地教學情境,為有效教學做好準備。其課程特色有二﹕(1)為期五週的暑期訓練課程;(2)偏重實務經驗的培育取向。主要招募大學非教育科系畢業的傑出青年投入教職工作(葉連祺,1995)。

  國內最近也有人仿效美國的作法,成立「為臺灣而教」協會(Teaching For Taiwan),且已取得立案證書。第一屆TFT教師計劃已於2014年展開招募,透過完整的培訓課程、教學導師、在地支持等,培養成為兼具使命與專業的TFT教師,資格只要大學畢業即可,不一定要修畢規定的教育學程學分,但須承諾花兩年時間,全職的投身各個師資缺乏的小學,為臺灣教育盡一份心力。TFT期待和企業建立長期關係,接受企業的贊助。參與這個計畫的教師每月仍有薪水可領,所以在此計劃下擔任教師不是施捨或做公益,而是一種歷練機會,且能培養多方面教學知能。目前TFT在臺東有萬安、廣原、永安和瑞源等四個試點小學,這些學校是由臺東縣政府教育處協助選定。

  臺灣目前中小學正規師資都是在大學內培育,資格必須大學畢業且修畢規定的教育學程,經教檢教甄通過,才能成為正式合格中小學教師。一時無法考取正職者,亦可參加代理代課教師甄選,通過後便可擔任中小學代理代課教師。由於代理代課教師並非正職,薪資福利都不及正式教師且工作不穩定,導致近年來許多偏遠學校找不到代理代課教師,嚴重影響學生受教權與學習品質,「為美國而教」的另類師資培育風氣近來吹到臺灣,正可彌補台灣偏鄉師資不足的缺口。整體而論,「為臺灣而教」這個民間協會,結合企業、學校、社區、地方政府資源,以提升偏鄉兒童受教品質為使命,是值得鼓勵與推廣的。

【資料來源】 

葉連祺(1995)。「為美國而教」師資培育方案。比教教育,第45期,72-81

駐美國代表處教育組(2013)。美研究指出篩選式師培方案教師表現較佳。臺北: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第37期。

聯合報(2014.3.10)。為台灣而教,熱血師生變夥伴。文化采風A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