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由父母的事業看到自己的未來

| 陳妙娟

【文/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陳妙娟】

  冬季對北極圈挪威的羅弗敦(Norway and Russia Lofoten)而言,除了極光外,幾乎是一片漆黑。每年1月時持續約2個月沒看到的太陽也漸漸出現,此際也是當地人開始活動的時刻。鱈魚群大舉湧向海岸,以漁民為主的集落也開始顯現活力。在嚴寒冷峻的大海中父親帶著女兒駕駛著漁船,將一條一條的鱈魚鉤入船內的魚箱中,在這個地方學校的課程幾乎是與漁業有密切的關係。此次父女同時補魚也是屬於學校的實習課程之一部份,共有5週的時間。在以男人為主的漁船生活,對女生而言是艱辛的挑戰。但當面對鱈魚捕獲的最佳季節時,此地居民不論老少皆必須投入協助幫忙,讓女兒也了解自己未來的責任,15歲對女孩子而言正是幻想的年代,但務實教育過程讓她必須隨著自己的父親迎向大海。鱈魚對當地的漁民、晒魚工人等所有人而言,是每年最大的收入來源。鱈魚乾自海盜時代以來便是貴重的食品,現在此地區的鱈魚乾更是被視為高級品,當女孩結束5天實習的第一句話「爸爸的工作是令人驕傲的」。

  由於挪威的捕獲量僅次於俄羅斯(3967827噸)、美國(1964649噸)位居世界第3名(1216601噸),因此捕獲期所帶來的繁忙程度是令人難以想像。由於鱈魚必須在新鮮的狀態下將內臟全部取出,才能保持鱈魚肉的鮮美味。因此,當地的學校在捕獲季節是特別允許孩子可以回家幫忙處理鱈魚的保存作業。而為鼓勵孩子的參與,傳統以來該地區的鱈魚舌頭是歸屬於孩子們個人的收入來源。以今(2014)年的鱈魚舌頭的販賣價格而言每公斤約為8歐元(約新台幣300元),以15歲的孩子而言若認真割取的話,1天約有100公斤的舌頭收獲量,換言之1天可以獲得約新台幣3萬元的收入。其中115歲的孩子,幾乎每天皆維持在150公斤左右的收獲量,每天1200歐元的收入已大幅超過當地一般人的收入,但這是當地魚會為鼓勵當地孩子了解區域產業的價值與內容,而特別專屬於孩子的特權。當受訪的孩子他陳述自己的學習工作歷程時,眼光顯現無數的寄望及無限的幢景。「從小看到村裡的長輩不畏辛勞的努力工作,讓我了解我的未來」、「學校的學習課程與現實生活的融合,讓我可以直接身歷其境的實際體驗」、「學校教育可以彌補我實務上的理論基礎,使我生活更為充實」、「現在所賺的錢存起來,將來預定作為創業的基金」,其侃侃而談的態度令人感受到這些孩子的未來是可被預期的。漁忙季節當地的男人幾乎是在漁船及工廠渡過每一天,即使近在咫尺也無法撥空回家。因此,這段時間家庭的維護皆必須由家中的妻子獨自承擔。孩子看到父母努力的工作,各自分擔養家育兒的責任,讓該地區的孩子知道自己未來的方向。當進入3月後,妻子看到丈夫捕獲鱈魚的成績,由她們臉上的表情,可以感受到其在喜悅中更期待下一個春天的來臨。以上來源取自:NHK電台2014.4.27.「世界最美麗的瞬間」。

   事實上類似的情景也呈現在臺灣的西南海岸,每當烏魚季節來臨時,西海岸的居民也會全家出動共同為當年的生計努力打拼。當地的學校教育若能仿傚挪威的捕獲鱈魚情形,將捕烏魚融入鄉土事業維繫及家庭產業延續的教育內容,則相信臺灣烏魚子的優秀性也會因而更水漲船高。特別是讓孩子看到家長努力的背影,對孩子的教育成長及未來努力方向應該也是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