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婉卿
【文/編譯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 邵婉卿】
人文社會學者對期刊與學術圖書摘要的書寫有其獨特的訴求。我們從研究得知,人社學者期待的「期刊摘要」是有一定的文字品質、精采的流暢敘事、通順的書寫邏輯;人社學者期待的「圖書長摘要」則是更有條理、文氣更連貫地提供前述各項資訊。
臺大圖書資訊學系
為了將上述研究成果付諸實踐,我們又進行了「臺灣人文社會學術專書之中書英摘實作計畫暨摘要內容最佳化之研究」,並於2014年發行全臺第一本中英文長摘要對照版的電子書《2014臺灣人文社會學術著作中英摘述》(內含15本圖書之中英摘述)(注),供全球讀者免費閱讀與取用。經過探討與實作分析,我們得出中英文長摘要的撰寫原則如下:
1.
中英文長摘篇幅各以2,000字左右為佳。
2.
摘要內容應能呈現原著論述概要、論述結構、重要發現或論點。
3.
摘要架構可以參考「前言、方法、發現、結論」原則:
(1)
前言:包含背景、目的、範圍、目標、假設等,目標在協助使用者釐清該研究的問題意識;必要時,可交代研究的文化、地點、時代等。
(2)
方法:包括研究方法的原理、理論、條件、材料、工藝、設備、程式等。
(3)
發現:包含實徵研究結果、理論性結果、性能、效益等。優先摘錄新發現的事實、有長遠意義的研究成果、意義重大的發現或與理論一致的成果等,並指明準確度、可信度以及有效範圍。
(4)
結論:包含結論、建議、評論、應用、預測、比較、啟發、相關假說、未來研究方向等。
4.
摘寫完成後,再逐一檢視以下問題:
(1)
摘要是否已清楚呈現原著的研究問題意識、研究訴求與研究意義?
(2)
摘要能否讓讀者掌握原著的主要發現、成就或貢獻?各項發現的摘寫是否均衡?
(3)
摘要是否已經在有限的篇幅中展現最充分的資訊?是否仍包含不必要的細節,可置換成更有價值的資訊?
(4)
摘要是否包含太多艱澀術語或拗口文句?摘要的文意與文字是否清晰可解?
我們研究的動機源自臺灣的人文社會研究多以本土語言思考與書寫,並常以專書形式出版深度論述,有賴英文翻譯,才能向國際社群分享臺灣的學術成果。我們相信提供臺灣高品質的人文社會領域華文學術著作的英文長摘要,可以有效地推廣給國外讀者,以收學術傳播之效。英文長摘要的目標讀者是國際人士,因此撰寫英文長摘要時,需要將目標讀者的文化背景、理解角度放在心中,才能書寫出外國讀者能讀得懂的內容,而如此主動地介紹臺灣作品的存在,目的在提高臺灣學者及其作品的國際能見度、促進產官學合作,進而培育翻譯人才、增加版權交易或圖書銷售之機會。
注:《2014臺灣人文社會學術著作中英摘述》網址為:http://nioerar.ebook.hyread.com.tw/bookDetail.jsp?id=46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