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龔祥生
【文/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專案助理 龔祥生】
【圖/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專案助理 王筑筠】
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於2014年6月14日舉辦第一次活動─六月「品讀沙龍」:以人與聲音為主體的緬甸音樂研究,主講人為中研院呂心純副研究員,帶領聽眾認識「人」和「聲音」連結在一起的緬甸民族音樂,為時三小時的演講精彩程度絕倫,圖、文、音樂兼具。
呂副研究員首先以自我之「田野中的焦慮」作為開場,描述進入到異文化場域之研究者心理對於他文化、民族、研究的真實、詮釋的觀點等等所帶來的擔憂,接著,再串連到緬甸社會的特殊情況:人口不斷流動、全球化市場的影響、時間的流變等,都為緬甸民族的傳統音樂帶來不小的衝擊。因此,呂副研究員認為,他的緬甸音樂研究是包含多重時間、空間節點的田野研究場域,包括日常與非日常(例如慶典活動)的音樂生活、如何理解古典音樂家在儀式之外的生活方式、和其他音樂家合作時如何跨文化之融合等等。
她也提到,自己的研究是「在經驗上的音樂研究」─從學習音樂去做研究─除了學習緬甸音樂技巧之外,還要能夠將整套緬甸音樂文化價值內化到研究者自身之中。民族音樂學家要了解的是,永遠不能變成自己的研究對象,也不能變成自己的研究對象,所以總是在outsider&insider之間拿捏分寸與距離,因此很多民族音樂學家會延伸做自我民族誌,在研究者和表演者的兩種認同之間找出空間,讓研究分析能夠客觀。另外,從他文化的研究當中,於差異中反思原生音樂文化的內在邏輯是講者認為很重要的一部分,她舉了觀賞印度音樂為例,臺上臺下的聲音很多、觀眾的讚好聲,乍聽之下覺得很繁雜,這和我們習慣的西方音樂表演─安靜、肅穆的聆聽態度非常不同,但其實印度的音樂是即興的,演奏者必須和現場的觀眾互動和反應融入創作,因此我們自身必須站在瞭解他們的文化價值上,才能感受台上和台下是融為一體的,也從文化差異中去反思多樣化。
呂副研究員在演講中也介紹了「德欽基」音樂的特色、室內樂團阿佞、蒲甘古城之文化、曼陀鈴及其傳承方式等等,並也以她所拍攝的紀錄片作為活動的結尾。緬甸音樂在呂副研究員的引領之下於參與者的心中交會了特殊的見證,為我們的心靈與美感奠基了豐沛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