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多樣化的日本高校(高中職)教育

| 陳妙娟

【文/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陳妙娟】

  隨著進入高中職就學率的提升,對應多樣化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態,在導引學生個性延伸至最大可能的前提下,開創高中職的教育特色之同時,也冀望能因應學生個別需求而達到教育之充實。

  由於日本高校教育並未被納入義務教育體系中,對在高等學校受教的學生而言,多半是為追求奠定進入大學高等教育繼續學習之基礎、是培養就職等必要專門教育之基本,更是確實檢視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內容,並轉化為未來發展的起始。雖然學生能力國際評量計劃(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的調查日本高校生的成績是居前,但對認為在高等學校期間學習是有趣的,學生在比例上卻明顯偏低。因此日本文部科學省為滿足學生多樣的興趣、多元的關心及未來發展之需求,在學分制的前提下,規劃普通科、專門學科及綜合科等各學科;全日制、定時制、通信制等各學習課程等多樣的教學內容及各式各樣的學習方法。自1991年以後導入學分制高校、綜合學科、中高一貫校、學校外修學分認定制等各種制度。同時配合學習指導要領大綱化的推動,有別於小學、中學高度共同性的教學方式,訂定最小限額的高校必修教科及課程。

  隨著1992年導入學校週5日制(週休2日)及綜合學習的施行,除自1999年起高校畢業生修得學分數由80學分降為74學分外,必修教科科目的學分數也配合削減,必修教科科目由38學分降為31學分(普通科),暨望藉由提升選修教科科目的比例,促使教學內容更具彈性。並自2013年起,入學的學生能完全在新高等學校學習指導要領接受教育。因此,學校及主管機關必須確實掌握各自學生的學習實際狀態,培育學生進入下一階段的必要基礎,並進而尋求奠定邁向自立於社會、職場的可能方向。也就是說在「維持必要共通性(必修學分),確保一定的彈性(選修學分)」中尋求共通性與多樣性的均衡發展,以滿足學生的多樣需求。

  因此高校生畢業時其最低習得之學分配置原則上是以共通性(45%)、多樣性(55%)的比例調整課程內容。其中共通性的課程是屬於必修課程,是培育高校生最基本的必要知識、技能,確保應有的教養。其包括國語總合(2學分)、世界史A2學分)、日本史A2學分)、現代社會(2學分)、數學Ⅰ(2學分)、科學與人間生活(2學分)、物理基礎(2學分)、體育(7學分)、保健(2學分)、音樂Ⅰ(2學分)、英語會話Ⅰ(2學分)、家庭基礎(2學分)、社會與資訊(2學分)、綜合學習時間(2學分),共33學分。而多樣性是為活化學校創意的裁量及擴大學生選擇幅度的課程,其內容包括學校可自行設定教科科目(27%)、及選修教科科目(28%)。其中各高校得以自行設定屬於強化該校教學特色的教科科目,其學分應包括畢業必要的20學分(屬於選修部份)。總而言之,日本的高校教育改革是在滿足多樣化學生的需求與維持應有的教育基礎上,給予學生對未來有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