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妙娟
【文/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陳妙娟】
日本政府為了解決因家庭貧困而影響孩童教育的問題,於平成26年(2014)4月9日在內閣府(位階類似我國行政院)成立「孩童貧窮對策檢討會」,並於4月17日召開第一次會議;冀望藉由立法來保障孩子的教育權。也就是說孩子的未來不論出生環境狀況如何,縱使是貧困家庭的孩子也能在完善、穩健的環境中育成,以法律保障所有的孩子皆能均等的接受教育。
歷經4次的討論於2014年8月23日終於提出「孩童貧窮對策大綱」。為求確切解決因貧窮而喪失學習之補救及促進教育權均等之落實,日本政府設定5年後(2020)的目標。其內容包括:
(1)改善孩童周邊問題專家之學校社工(School social worker)由1500人增加至1萬人(日本總人口約為1億3千萬餘人),廣設於日本全國之各區鄉鎮。
(2)活用大學生及退休教師等教育志工,採取免費教學的方式支援各中學校(國中),學校數由700校(日本每所中學校的學生人數普遍約在600人左右)擴增至5000校以達到普及化。
依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我國的衛生福利部)的調查,2012年未滿18歲的孩子的貧困率為過去之最差狀況,高達16.3%。換言之,有超過300萬的孩子是直接面臨貧困的問題。
孩童貧窮對策大綱明確點出「孩童的將來是會受到所生長的環境影響,貧困問題是會造成延續而形成連鎖效應」,若不及早防範則會因問題的擴大而使國家發展陷入危機。因此日本政府要求各部會自2015年度起分別就「教育支援」、「生活支援」、「保護者(家長)的就業支援」、「經濟的支援」、「調査研究」、「政策施行推進體制」等6項領域,以分別介入、統合協助的方式來達到全面性的支援孩童貧窮問題。而其推動的主架構是以學校為中心,設置「孩童貧困對策平台」,由學校社工因應孩童各自的貧困問題、兒童虐待問題、學習困擾問題等提供協商諮詢。尤其對接受經濟支援的中、小學生比例較高的地區,納入主要協助重點,給予配置較高比例的學校社工。更對因經濟條件問題而學習落後的中學生,導入大學生或退休教師以志工的型態,利用下課後或週末協助其能迎頭趕上。而其上課場所則是利用學校閒置教室,除教材費(但仍可視貧困家庭的經濟狀況予以免費)外,是採完全免費的方式輔導。
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調查,國內所得最低20%的家庭約163.8萬戶,其收入連續七年是呈現入不敷出,且2013年平均每戶「負儲蓄」為21932元是史上第四高。因此,相對其所衍生孩童教育問題,必也是教育主管單位不容忽視,必須及早思考因應的課題。政府為不讓孩童輸在教育起跑點,投入相當的精力,日本以「孩童貧窮對策」透過法律來尋求改善,應也可供為我國參考。
【參考資料】
日本文部科學省「子どもの貧困対策の推進に関する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