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昀萱
【文/編譯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 陳昀萱】
本院【編譯論叢】為國內少數專注於編著與翻譯學術研究之期刊,自民國97年發行第一卷第一期以來,至今已連續出版13期,投稿者廣及兩岸三地、其他華語與美加地區。七卷二期輪值主編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陳子瑋教授與本院編譯發展中心林慶隆主任,內容包含四篇研究論文、一篇譯評、一篇論壇與兩篇報導。
其中〈翻譯作品與創作作品之語體特徵比較研究—以劉慕沙歷年翻譯作品與早期短篇小說為例〉一篇,分析了二次戰後臺灣翻譯家劉慕沙(作家朱西甯之妻與朱天文、朱天心之母)翻譯作品與創作作品語體風格之差異。劉慕沙為戰後第一代重要日文小說翻譯家,所翻譯作品除推理小說、青少年文學,也包含日本經典文學作品,另外本身也為創作者。本篇運用語料庫分析,分析出其創作作品與翻譯作品語體風格有所差異。〈資本與行動者網路的運作 -《紅高粱家族》英譯本生產及傳播之社會學探析〉則運用了社會學的網絡理論以及法國當代社會文化研究學者Pierre Bourdieu的理論分析了中國作家莫言的小說《紅高粱》如何經由英譯者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的翻譯策略與出版網絡,讓《紅高粱》一書得以站上世界舞台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評審的青睞。此外,〈左右為難:遭人曲解的傅東華研究〉則分析了1930年代重要譯者傅東華的生平及其譯作於臺灣的流通情形,傅東華曾翻譯許多經典名著《飄》、《唐.吉軻德傳》、《失樂園》……等。最後一篇論文〈逐步口譯筆記技巧在臺灣高中生英語聽力教學之應用〉則探討了逐步口譯的筆記策略對於國內高中生英語聽力教學之成效,指出逐步口譯筆記策略有助於提升高中生英聽理解、專注力與記憶力,建議可融入英語教學。
閱讀世界經典名著有助於提升學生的閱讀與思考能力、刺激其想像與視野,已是教育界眾所皆知的事實,然而這些世界經典是如何經由翻譯與編著的過程傳到學生與教育者手中,卻鮮少為人所關注。編譯研究讓學生與老師在閱讀經典故事的同時、也認識編譯過程的複雜與譯者的故事,進而深入理解語言轉換中多層次的跨文化對話與思考、以及所可能促成的文化轉化,極具教育意義。
本刊歡迎各界投稿,徵稿啟事請參考本刊網站:http://ej.naer.edu.tw/C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