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浩博
【文/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王浩博】
最近這些年來,國人日愈重視對弱勢學生的幫助,除了民間有許多團體與個人提供對於弱勢學生的補救教學之外,教育部更是準備提供大量的經費投注於此。希望能夠提升弱勢學生與同年齡學生間的學術成就差異。不過,目前的補救教育大都是從學生進入義務教育以後開始,因為目前我國的義務教育尚未延伸至幼兒園階段,所以提供的補救,也應該是從國小才開始。
日前讀到本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第59 期鄭雅心的報導:「美國評論指出,等到學齡前才教育已太晚」,發現美國的各級政府都已注意到學齡前弱勢兒童的教育問題,而專家甚至於認為從學齡前才做補救已經太晚。
根據該篇報導所載,美國總統歐巴馬以及許多州長、市長以及國會議員都非常重視學齡前教育,而在這其中他們更關切的一個議題是,由於所得不均愈來愈增長,弱勢年輕學子將面臨教育資源不均的問題,而且是從學齡前就開始。歐巴馬總統等都將此視為一個急迫需要面對的議題。目前在這個議題中,受到注意的是,「學齡前兒童至三歲時,弱勢兒童與同年齡兒童學術表現上的差距」,另外則是「三歲 ( 或五歲 ) 的學齡前課程將如何更有效地去減少教育資源不均的問題」。
該篇報導引述Vicky Schippers 在本(2014)年7月1日於《教育週報》( Education Week )所發表的文章(“Waiting Until PreK Is Too Little,Too Late”) 指出,許多研究皆證實在貧窮家庭中的學生,在他們三歲之前已經有嚴重的社會與學術教育訓練的貧乏。這將導致從出生至三歲就學時的這些孩童與中產階級家庭中的同儕,有著相當急遽明顯的學術表現差異,甚至即使中產階級孩童晚一年入學,四歲才受學齡前教育,學術表現也是較貧困家庭學童優異。
雖然有經費等問題,但許多社區透過可利用的資源以及提供高品質、持續性的照顧來解決弱勢孩童學齡前表現落差的問題。另外,也透過混和募款、與地方公立學校合作等方法解決問題。例如非營利團體「Educare」與威斯康辛州學區的「Appleton」方案皆行之有年,且已有績效。這兩者的教學方案補助來自州政府與聯邦,以及一些慈善組織的捐款補助。
在我們正在也要努力進行補救教學的措施與補助之時,美國人的注意方向,以及實際作為,應該有值得我們參考與思考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