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達美詮釋觀點看「藝術/美感教育實踐工作坊」的過程與產出

| 盧秋珍

【文/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專案助理 盧秋珍】

【圖/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專案助理 林欣毅】

  去年歲末,個人有幸參加了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主辦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轉化與藝術美感教育實踐工作坊」,計畫召集人為洪詠善副研究員,特別邀請香港中文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鄧詠之博士擔任工作坊講座,鄧博士以Maxine Greene美感教育中詩意與社會想像為理論基礎,參考林肯中心美感教育機構想像力方案的元素,設計工作坊之相關活動,帶領教師進行一場藝術鑑賞與創作的饗宴。

  工作坊以梵高作品《星夜》為例,進行藝術作品賞析,描述和分析《星夜》的線條與筆觸的特色和它們間的對比關係,以及分析線條與筆觸所形成的氣氛。除視覺元素的分析外,還進行作者處境探索,以及星夜藝術作品的脈絡探討。並且以音樂、肢體表演和詩句創作等方式,對於梵谷的生命歷程與作品發展進行團體或個人詮釋。整個工作坊的進行,有脈絡且循序漸進。對於藝術作品鑑賞的引導,從一開始的線條的感覺探索,到整體賞析與背景探究,以及最後的集體創作,顯現出藝術作品不可能自外於世界,其呈現有其歷史脈路與背景,如同高達美的「歷史效果」。

  朱光潛在《談美》中說:「一首詩的生命不是作者一個人所能維持住,也要讀者幫忙才行。讀者的想像與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詩的生命也是生生不息的,它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學員在賞析作品時,從不同觀點進行詮釋,與作者有所相同也有不同,賦予藝術作品新的生命,讓作品在世間流傳不息。恰如高達美所謂作者的觀點與鑑賞者的觀點之間的「視域融合」。因此,無論創作或詮釋,常受環境、社會、歷史等因素影響,因此在帶領學生進行藝術課程時,我們可以給予足夠的資料、適當引導,卻不能給與看事情或評價的角度,應當珍惜每個個體有其賦予意義的能力,才能產生「有意義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