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小學教科書知識論與課程觀」論壇─國中國文、國小國語科側記

| 李素君

【文/教科書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 李素君】

  本院教科書發展中心於102年啟動為期三年的基礎性整合型計畫─「臺灣國民中小學教科書發展之口述歷史研究(19522001):知識論與課程觀的演變」專題研究,本(104)年為本計畫最後一年,為展現具體研究成果,並廣納各學者的建議,研究團隊特於本(104)126日,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舉行「臺灣中小學教科書知識論與課程觀」論壇,期藉由學術上的對話與討論,發現各子計畫在研究上的不足與待改進之處,俾作為後續研究的參考。 

  本次論壇分四場次舉行,第一場次由師大潘麗珠教授以「試論1952~2001/國中國文教科書的編選理念」為題,報告該研究團隊經過一年的訪談之後,提煉編者思維,探詢、描繪出1952~2001年間,國中國文科相關編審委員心中對國文教科書的理念與圖像。以及由本院教科書發展中心李素君以「作家參與國小國語教科書編寫探析─以王鼎鈞先生口述史為例」為題,從作家參與編寫小學教材的角度,探討王先生編寫教科書的理念和觀察體會,分析當時的語文教科書的編輯取向。同時,本場次邀請逢甲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李威熊擔任與談工作。

  李威熊教授從其自身學、教、編、審經驗的立場,給予上述二篇文章大要提出專業的學術意見。他認為二組所訪問的對象都頗具代表性,站在語文教育的立場,處理教材中隱含的知識論與課程觀時,必須要有相應的方法論與理論基礎,此部分二組都做到了。針對國中國文組所指出1952~2001年間教材的演變,不論是透過教材的編選,抑或是從課後練習的安排調整,分從「回歸語文教育,重視文學性」、「鼓勵學生從做中學」、「選文古今並重、新舊兼採」、「和而不同」、「有所為有所不為」敘寫,都是緊扣課程觀與知識論的角度來發展;但針對國小國語組論述王鼎鈞參與編輯的教材中所隱含的知識論,李教授則認為相關的證據稍嫌薄弱。同時從課程組織的角度微觀教材中的知識論,則又不夠具體。李教授所提意見,對於後續研究都是非常值得省思與注意的觀點。

  最後,對於以口述歷史研究法處理語文教材的知識論與課程觀,李教授提出一些個人看法,供研究者參考:

1. 方法論上的建議:受訪者的口述資料,只能代表其個人看法,不能類推為當年參與編輯教材時的原則,即便受訪者兼具編輯者身分,亦只是其個人意見。研究者在處理各科教材編撰的探究時,務必將知識論與課程觀結合,做客觀報導,謹慎處理。

2. 國語文教育首重「教做人」,其次才是強調「在學習中不斷地精進學習」。語文固然為工具,但因其「文化」味道濃厚,因此,編輯語文教材時,須特別留意語文的特色,重視傳統文化中的核心價值。唯有傳統文化能導引全人類及國家社會心靈的回歸,因此,絕對不能忽略傳統詩詞。尤其知識論是科學性、系統性的論述,研究臺灣中小學教科書中的知識論,斷不能逕將西方歐美教材中的知識論直接挪用,應堅守自己的傳統。

3. 對傳統教材的檢討,不應以人廢文。教材中的選文應重視其文章好壞與考量是否具有教育意義、有助學生發展,而非依作者身分不同,而有不同眼光,採不同的選擇標準。

4. 教材編輯當以課程標準為最高指導原則,好的文章不見得適合選為教材,有時為了教學的需要,編輯者當然有權修改選文內容。

5. 教材編輯應順應時代變遷。因此,對過去教材的呈現方式,研究者不應過於強烈地帶著有色眼光看待。

  透過論壇的對話,不但讓我們了解到國語文教材在時間長河裡的演變與發展軌跡,更讓大家領悟到國語文教材對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假若教材中堅守中華傳統文化,則不但有利於吸納歐美文化的優點,更能輕易接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