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美珍
【文/教科書發展中心副研究員 朱美珍】
【圖/教科書發展中心兼任助理 劉靜文、教科書發展中心兼任助理 莊淑琳】
臺灣國民中小學教科書發展之口述歷史研究是本院教科書發展中心自民國102年起進行為期三年之整合型專題研究計畫。研究團隊運用口述史進行教科書知識論與課程觀之探究,訪談每個教科書發展關鍵轉折時期的重要人物,從他們在當時的社會環境脈絡下,受到教育或課程政策的影響,所展現的種種作為,來了解當時教科書知識內容如何被型塑、又如何被改變,共同描繪岀教科書發展脈絡之始末。
本院教科書發展中心和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合辦之「臺灣中小學教科書知識論與課程觀」論壇於本(104)年1月26日舉行,研究團隊將第二年之研究成果進行分享與討論。其中以社會類科教科書為題者,共發表了國小社會、生活與倫理;國中歷史、地理、公民與道德等5篇論文,會中邀請了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白亦方教授及臺灣首府大學教育學院歐用生教授,分別針對國小、國中社會類科教科書論文進行與談。
首先,白亦方教授點出運用口述史研究教科書課程發展的目的在於了解為什麼只有在「那個年代」裡,在「那些人」身上,才會展現「那些作為」,然後留下「那些學說」或生產「那樣的教科書」,故選擇哪些教科書的「關鍵人物」作為口述訪談的對象,是非常重要的。當我們研究國小社會教科書課程發展時,必然會想到訪談崔劍奇先生、秦葆琦女士,因為他們是當年以「兒童中心」觀點編寫實驗教材的先進;又如探討國小生活與倫理為什麼會引介價值澄清法、道德兩難困境教學法進入教材裡,我們自然會提及顏秉璵先生、歐用生先生、汪履維先生等人的貢獻。在臺灣中小學課程發展史中,這些人物在當時確實扮演著一種發光發熱的角色,他們對教科書編寫方向確實發揮一定的影響力,某種程度而言也代表著課程發展的分水嶺。
不管當時他們努力地想對教科書內容作哪些改變,抑或盡力了也無法改變什麼,但透過口述訪談他們的親身經歷,確實可以讓我們省思到儘管哲人遠去,當時被遺留下來的政策、學說,抑或問題,都是有跡可循,同時,我們也會發現隨著時間不斷地飛逝,從過去到現在,甚至到未來,教科書所遭遇的問題都一直存在,而我們運用口述史留下這些教科書發展軌跡的紀錄,包括他們如何推動教科書編審組織的改革、教科書課程發展史,及教育知識論述的變革等等,對未來教科書研究都顯得特別有意義,也深具價值,值得我們繼續研究、深耕發展下去。
歐用生教授更進一步引述Foucault和Popkewitz的觀點,具體指出教科書的發展是根植於當時社會的情境脈絡下,重要關鍵人物如何因應時勢、政策,他們究竟跟哪些人、作了哪些事,甚至他們之間如何對立、衝突、溝通、妥協,最後產岀什麼樣暫時性的結論,藉由口述史探究教科書發展過程,更可凸顯研究主題,故他歸納運用口述史研究教科書應要從三個視角出發:
一、事件化:將教科書發展的每個轉折時期當作一個「事件」處理,以凸顯其個殊性及重要性,例如國中1994年課程標準研訂時,為什麼會突然新增設置「認識臺灣」一科,它產生的背景、理由是什麼?又如政治解嚴之後,國立編譯館為什麼在課程標準不變動的情況下,推動中小學教科書「適切合理化」修訂,理由是什麼?而為什麼有些科目教科書之修訂可以呈現截然不同的課程觀點,產生的背景又是什麼?
二、問題化:對於發生「事件」的每個問題,都要處處抱持著「打問號」的探究心態,亦即不要將之所以發生的現象視為「理所當然」,反而要心存疑問,去挖掘與深究。
三、歷史化:最後以歷史的觀點去看待「事件」發展的情境、脈絡、緣由,以及「問題」發生在不同時期,如何隨著社會觀點、教育政策而改變,他們究竟植基在什麼樣的脈絡之中,又如何與當時社會情境相互脈動,最後歸結出一個什麼樣的暫時性結果。
基於此,如果探究社會類科教科書之知識論與課程觀,能從「事件化」、「問題化」、「歷史化」三個視角出發,就能突顯出關鍵人物為什麼在「那個年代」,展現「那些作為」,對教科書內容作了「那些改變」,從中探究來加深、加廣地理解教科書發展的脈絡,使得本研究更具生命力與鮮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