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進昌
【文/測驗及評量發展中心副研究員 謝進昌】
一名優秀的英語文學習者會使用有效率的學習策略,而此對於英語為外語、非第二語言臺灣學生而言,更需要適切、適地策略以協助學習。在2014年,國家教育研究院主辦的「臺灣學生學習成就評量資料庫」(簡稱TASA)針對高中職11年級進行調查,結果發現臺灣高中職學生不論使用哪一種學習策略,其英語文學習表現皆愈佳,代表策略使用普遍有助益於學習表現,其中,研究者在針對高英語文表現者進行深入探討後,發現高英語文表現的高中職生除擅長使用多元學習策略,不論是記憶、認知、補償、後設認知、抑或是社交策略,他們皆會適時、適地搭配使用外,其中,又是以認知及補償策略為高表現學生的慣用策略,是值得我們深入著墨。以下讓筆者簡易回顧這些策略概念。
一、記憶策略為協助學習者記憶與回顧新訊息,例如,學習者在背英文單字時,會將字的發音與這個字的圖像進行聯想;學習者會利用押韻的方式來記住英文生字,例如,以單字尾韻(slice,
dice)或頭韻(sense, sensibility)來記憶;學習者會將相關的字詞並列、記誦(如:good,
bad)。
二、認知策略的範例如,學習者閱讀時,會先大略瀏覽文章,了解大意後再仔細研讀;學習者會註記教科書或參考書內重點、抑或是注意單字、片語或句型的用法與規則,最後,則利用一些邏輯推理來幫助學習英文。
三、補償策略則為使用輔助元素以克服學習者語言上不足,例如,學習者會從文章前、後段落來了解大意;若想不出正確的說法,學習者會利用其它簡單詞彙來說明;學習者會利用已經知道的字,來推論新詞彙的意思(如:以short來推論food
shortage的意涵);最後,在英語交談時,學習者會注意對方的肢體語言來幫助了解。
四、後設認知策略為組織協調學習者的語言學習過程,例如,學習者會訂定每天或每週的英語文學習作息表,並逐步完成;學習者會思索改進自己英語文學習的困難或缺點等。
五、社交策略則為透過他人協助以增進學習,例如,學習者會尋找課堂外,其他可以練習英語的人,進行交談;在下課後,學習者會和其他同學練習說英語;學習者會請教別人以確認自己所理解內容的正確性。
英語文學習有時是某些學習者害怕面對的事物,但透過本文的回顧,學習者預先了解、掌握一些策略概念,並嚐試融入自身學習路徑中,往往意想不到的學習成效會成為支持您繼續往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