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小學教科書知識論與課程觀變」論壇--專題演講側記

| 陳玲璋

 【文/教科書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 陳玲璋】

  本院教科書發展中心於1024日在臺北院區舉辦「臺灣中小學教科書知識論與課程觀演變」論壇,邀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歐用生老師以「教科書的歷史研究--生命史的觀點」為題發表演講,從生命史研究取徑詮釋教科書歷史的發展,彰顯教科書口述歷史的價值與意義。

  歐教授首先提及當代、再概念化課程領域的主要特徵是歷史的,也就是女性主義所謂的「個人的就是政治的」。同時,課程史研究與課程概念的發展趨勢也從重視學校科目轉向人的主體以及由 Curriculum轉向Currere。故生命史研究在經歷1930年代極盛、1940-1950沈寂之後,又再次於後現代思潮下應運復活。

  然後,以自身不同年齡撰寫的自傳為例,對照Currere不斷地「跑」、回顧與前瞻的動態意涵,說明吾人生活經驗和學習內容的分析、綜合,實乃主體和社會不斷進行重建的過程,以及詮釋「人活在歷史當中,都在參與歷史、創造歷史,人的生命史和課程史實是密切關聯的。」

  其次,藉兩個具體事件反思臺灣教科書制度從一綱一本發展為一綱多本的基本假定:1)課程史是漸進的、發展的與啟蒙的,2)一、多、綱、等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以揭示教科書政策實施的斷裂與複雜性。

  事件一舉1989年適切合理化的《國小生活與倫理》教科書與2008年臺北市實施北北基「一綱一本,共辦基測」為例,前者雖仍在民國64年《生活與倫理課程標準》規範下,但卻與之前的版本有著完全不同的基本假定;典範轉移明顯地表現在:從行為主義轉向人文主義、從結構功能主義轉向批判理論、從知識接受論轉向社會建構論等構面;呈現出同綱不同「本」的「一綱『一』本」。後者,則與當時中央「一綱多本」政策相悖;反映出「一綱『多』本」亦有例外,未必是理所當然的。

  事件二舉微調課綱爭議為例,描述教育部宣布104學年起新、舊教科書並行後,不僅中央、地方、學校層級,連教室層次也是實施「二」綱多本。再次印證教科書政策實施的複雜性,改革是斷裂、偶發與不連續的,以及綱、本、一、多未必是理所當然的。

  接下來,歐教授進一步分析教科書問題的複雜性,綜述教科書不僅是政治、文化、經濟的產品和文化活動,也是爭論和妥協的結果;教科書中的合法化知識是複雜的權力關係,以及階級、種族、性別、宗教團體間鬥爭的結果,在在隱含著深層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關係和歷史。故而,生命史在教科書歷史研究上實具有揭開教科書神秘面紗、揭露教科書發展過程的黑箱、建構另類的教科書史觀、豐富教科書研究的途徑,以及發展教科書理論等價值的蘊義。

  最後,歐教授以覺醒「語言學轉向」、鉅觀與微觀層次交會、採用多元研究方法與資料、掌握文本特性,以及擴充研究範疇(及於教科書政策者/行政人員、個人/集體的、學科/學校/學區,與教科書使用者的生命史)等生命史研究原則作為總結,提供教科書歷史研究精進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