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論叢》篇名/翻譯異國、想像中國:張若谷譯《中國孤兒》探析
| 陳碩文
作者:陳碩文
摘要
1939
年,張若谷將伏爾泰(Voltaire, 1694-1778)知名的劇作《中國孤兒》 (L’ Orphelin de la Chine: la morale de Confucius en
cinq actes) 譯成中文,在上海《中美日報》連載,1940
年出版單行本,亦名為《中國孤兒》。事實上,紀君祥的元雜劇《趙氏孤兒》首先乃由傳教士馬若瑟 (Joseph de Prémare, 1666-1736)於1735
年譯為《中國悲劇:趙氏孤兒》 (L'orphelin de la Maison de Tchao, tragédie
chinoise),傳入西歐;繼之,伏爾泰再改寫為《中國孤兒》(1755),此故事乃更廣為人知。《趙氏孤兒》與《中國孤兒》的翻譯公案,已是國內外漢學界頗為人注意的議題,然張若谷於中國對日抗戰期間在上海翻譯的此一中文版本,卻少為人所留意。本文比較伏爾泰的《中國孤兒》與張若谷之翻譯,將翻譯看作是譯者對此前翻譯的再詮釋與跨文化轉化,並參酌歷史情境的考察,以探析張若谷於中日抗戰期間翻譯《中國孤兒》,想像新中國的文化意涵。本文指出,張若谷的翻譯雖不是完美的翻譯,其出發點是為了通過對異己的思考來充實豐富自身的文化。尤其,伏爾泰的異國情調論述更曾為張若谷所推崇,欲效法他以翻譯異國文藝來更新本國文藝,進一步復興國族。張若谷的《中國孤兒》翻譯由是呈現了跨文化的雙重凝視,並勾勒出一張從十八世紀到二十世紀初的全球文化流動圖景。本文並考察張若谷的《中國孤兒》翻譯,如何通過重新詮釋異國人眼中的中國,以召喚、肯認中國文化主體。
.全文下載 https://bit.ly/2K7OsYS
.出版年月 2016年3月
.卷期數 9卷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