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佩蓉
臺灣學生學習成就評量資料庫(TASA)於2016年6月1日完成八年級正式施測。為確保所抽取之樣本具有全國代表性,第一階段依據地理區域進行分層,採用系統機率比例抽樣方法抽取樣本學校,第二階段再從樣本學校裡面採簡單隨機抽樣抽取受測班級。國文、數學、自然、社會受測學校為333校、9955人,英語受測學校為141校、4096人。評量架構以國文、數學、自然、社會、英語五個科目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為試題研發之依據,各科施測題數分別為國文選擇題130題、數學選擇題78題與非選擇題13題、自然選擇題156題、社會選擇題117題與非選擇題25題、英語選擇題聽力28題、閱讀72題。
一、學科表現間的相關提供基礎性的研究訊息
八年級學生國文與數學分數的相關為.86,國文與自然分數的相關為.75,國文與社會分數的相關為.78,數學與自然分數的相關為.81,數學與社會分數的相關為.74,自然與社會分數的相關為.51,顯示國文閱讀能力和數學表現關係匪淺,而數學能力和自然科學表現習習相關。英語聽力和英語閱讀之間的相關為.88,顯示英語聽力和英語閱讀兩者能力關係甚篤。從TIMSS調查結果可得知數學和科學間的相關,PISA調查結果則可知閱讀、數學及科學間的相關,TASA調查分析結果可進一步獲悉國際調查所沒有的實證訊息,作為其他應用性研究的參照。
二、策略教學和學習動機有助於學習表現
教師提供較多閱讀策略教學和寫作策略教學的學生,國文的學習表現平均數均高於接受較少策略教學的學生;而喜愛閱讀的學生,國文學習表現平均數較高。教師提供較多解題策略和鼓勵多加精熟的學生,數學學習表現平均數較高。而學生抱持較高數學學習自我效能與對數學有興趣的學生,數學學習表現平均數亦較高。
三、平均每日接受2.35次小考洗禮
每週小考次數以國文最高,每週3.00次,其次為英語,每週2.86次,數學第三,每週2.09次。統合計算國文、英語、數學、自然、社會五科每週平均小考次數達11.76次,等於學生每日需完成2.35次小考。然而,增加小考次數並沒有提升學生的學習表現。
四、
英數能力分組教學不普及
自2009年實施「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常態編班及分組學習準則」至今,調查發現19.78%學生接受英語能力分組教學,無論有沒有接受分組教學、或分組教學的方式為何,英語學習表現平均數沒有顯著差異、對英語課上課方式的滿意度也沒有顯著差異。15.80%接受數學能力分組教學,其中,接受班級內同質性能力分組教學的學生,其數學學習表現平均數顯著高於異質性分組的學生,待更多研究探究其原因為何。
各項研究均需要一個基礎參照值,作為研究結果的討論、對照、或佐證;教育政策訂定也需要實證數據作為決策依據。TASA全國八年學生級調查結果正適合供各界研究人員、教育行政者了解學生學習表現及其相關因素。此外,TASA將於2019年轉型為縱貫性研究設計,追蹤同一群學生長期的表現變化,以期能提供更具因果解釋力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