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美珍
教科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朱美珍
教科書是承載學校課程內容的主要載體,教科書要選擇什麼樣的知識,是課程研究的重要課題。新馬克斯主義學者認為課程研究是一系列權力鬥爭、中介與協商的過程,他們著眼於探究選擇「誰」的知識最有價值。但這種課程的權力/知識關係,到1990年代,深受後結構、後現代主義教育思潮的影響,學者們轉而關注到「知識」本身的課題,即「如何使最有價值知識變為可能」:他們認為知識是一種社會、歷史的實踐,也是權力關係的效應;權力生產知識,知識建構主體;當權力關係改變時,知識也一直被建構,知識是在特定的社會、歷史脈絡中發生,而課程理念的產生就是一種社會建構或政治烙印。由此視角來檢視解嚴後1994年課程國中公民與道德教科書的課程發展,似乎對教科書如何選擇知識來建構其課程觀,可以提供一份理解。
戒嚴時期,在強人威權統治下,公民課程的目標主要是倡導以三民主義為本的大中國思維,灌輸民族精神、愛國教育、四維八德、中華文化等公民知識及公民意識,期能培養學生成為一位「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有為有守的現代公民」。解嚴後,隨著國內政治民主化、社會多元化,臺灣主體論述無形解構了大中國思維,公民課程的目標、科目、節數,甚至教科書內容選材、組織等,都因權力結構關係的改變而產生鬆動。教科書的課程發展不再是直線進步地發展,而呈現斷裂的、拼貼的,從1994年課程國中公民與道德教科書的課程發展就有以下發現:
第一,雖然國中公民科在1990年代國內一群課程學者力促「社會合科」的統整課程下破局,而使「社會分科」獲得重生;卻又因李登輝總統力主「立足臺灣,胸懷大陸,放眼世界」的國家政策,新設國中「認識臺灣」課程,使得公民科的教學時數由原本三年縮減為兩年、教材內容也被減量。
第二,教科書依據課程標準編輯而成,本為一項鐵律。但1990年代適逢國內教育改革及課程思維產生結構的改變,中央權力鬆動,社會瀰漫一股本土化、在地深根的改革風潮,教科書依據課程標準編輯的「鐵律」也為之鬆動。當時國中公民科教科書編審委員會獲得國立編譯館同意與支持,在課程目標與精神不變原則下,進行教科書研究,改造原本課程標準對公民課程之規劃,包括有:
一、編輯理念的轉變:教科書編輯理念不再是遵奉國父遺教、先總統 蔣公言論,及中華儒家文化、四維八德傳統道德,轉而關切從學生本身及其生活經驗的視角切入,以「人本」與「生活」面出發的編輯思維。
二、內容選材的變化:解嚴後教科書取材除了減少兩岸敵對教材、淡化威權意識形態及政治領袖言論外,更增添民主素養,符合時代及生活需求的素材,特別強調公民權利與責任。
三、撰寫方式的活化:教科書編寫不再像1970年代引用政治領袖或權威人士的觀點作論述;也不像1980年代為政令而宣導作闡述,反而從有助於學生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及理解事實真象為出發,採提問、思辨方式書寫教材,來引發學生對公民課題的理解與省思。
四、編輯體例的突破:除改善教科書編排設計,確保印製品質外,對教科書的編輯體例做更大的突破,例如刪除自1962年課程以來公民課程強調行為實踐的「生活規範實踐活動」單元,以「思考與行動」取而代之。在課本正文之前,以「特文」方式引起學習動機、以「盒子」形式補充學科概念,使教材設計更有利於學習。這種「特文、正文、盒子、思考與行動」的編輯體例,相較於過去的「正文、作業、生活規範實踐活動」體例,更能吸引學生閱讀及提高學習興趣。
綜歸前述,解嚴後國中公民教科書的課程發展有三項趨勢是:(一)課程標準的「權威性」被解構了;(二) 教科書編審取向趨近「學生中心」;(三) 教科書編審不只注重「學科」專業,更重視「教育」專業。而從課程觀來看這段教科書發展史,亦有兩點省思:
一、公民教科書的知識論雖逐漸脫離「接受觀」,但距「建構論」尚有進步空間;
二、公民教科書課程觀已趨向兼顧「學科中心論」和「學生中心論」,但整體而言,仍以「社會適應論」為核心。
資料來源
朱美珍(2017)。從威權轉型民主:探究解嚴後國中公民與道德教科書發展與變革。教科書研究,10(1),6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