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圖像、趨勢發展與實踐探析

| 洪詠善

  【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兼中心主任

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主持人 洪詠善】

  2014年1月國家教育研究院成立「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以「臺灣美力基地、亞太社群網絡」為宗旨,在教育部第一期(2014-2018年)五年美感教育的計畫下,建構美感教育論述、連結國內外重要的社群網絡、展開課程實驗、以及進行影響評估。

一、從全人發展建構美感教育的圖像:存在美學、公民美學、生態美學

  綜析各國課程改革,關注以培養全人發展的終身學習者為目標,美感教育應從「人」出發,涵蓋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自然生態等層面,透過覺察、認知、情意與行動的教育歷程,而開展「存在美學」、「公民美學」與「生態美學」的美感教育圖像。「存在美學」強調個體自主性,在生命成長歷程中,與人事物邂逅與互動裡,透過審美創美,得以自在自得,不斷自我創化與超越;「公民美學」則強調社群參與,透過公民責任意識、社群認同參與及連結,追求和諧並同理差異,以共同創造美與實踐美;「生態美學」則為人類歸屬感,強調人類與生活環境與生態系統共生共融的關係,成為地球公民,透過美感行動,美化環境與美善身心靈。美感教育圖像呼應十二年國教課綱自發、互動、共好之理念,且豐富與落實核心素養中美感素養相關內涵。

二、亞太地區主要國家中小學美感教育趨勢

  亞太地區主要國家課程改革與美感教育發展主要趨勢: (1)美感教育建構在全人發展之目標,除體現於藝術必修外,更成為共同能力或核心素養,落實於學校課程與教學中。 (2)美感教育源自也體現自生活與文化。 (3)美感教育係為學習者迎向融合與永續世界做準備。 (4)關注社會參與取向的美感教育,以促進公共幸福感等。

三、生活與環境、身體與聲音的課程實驗成果

  從美感教育圖像,研究室結合研究合作學校展開「美感教育課程實驗方案」,勾勒人與自己 (存在美學)、人與群體 (公民美學),以及人與環境生態 (生態美學)的三軸圖像作為課程實踐之論述基礎。在「生活與環境」及「身體與聲音」等兩個創新實驗課程方案,提出「參與式設計」彰顯學生美感教育的主體性,以及「教師即藝術家」的實踐取徑,深化教育工作者美感教育的專業涵養。分析課程實驗歷程與成果,發現美感教育重視主客體之間的交互關係與影響,強調身體實作與感官經驗的學習,然而,如何以學校/社區為基地,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實施之際,整體落實,係為未來持續研究的重點。

四、影響評估

  規劃執行教育部美感教育第一期五年計畫影響評估,以美感教育第一期五年計畫推動之三大主軸為範疇,即「強化學習者美感課程及體驗」、「營造具美感的校園環境」、與「提升教育工作者美感知能」,從美感覺察、認知、情意與行動建構評估架構;以問卷調查、焦點團體與案例分析為評估方法。摘錄問卷調查主要發現:1、計畫三大主軸實施對教學現場師生的美感覺察、認知、情意、和行動皆有正面影響(以下稱美感影響);2、校長在計畫三大推動主軸上的影響程度最高,其次則為專/科任教師,且藝術領域教師的美感影響顯著高於非藝術領域教師;3、在學生部分,美感影響程度則有隨年齡越高而遞減的趨勢,從案例研究中發現升學考量為重要影響因素之一;4、有參與教育部美感教育相關計畫者影響高於未參與者。5.北、中、南三區的教育工作者,其美感影響程度顯著高於東區;偏鄉/特偏學生美感影響高於非偏鄉區域學生。依據評估結果提出建議,期待十二年國教新課綱之實施,更有助於美感涵育與教育理念之落實。

五、研究成果出版

  研究室至今出版了《這樣,美嗎?美感教育在臺灣》、《看見美的故事》、《美感的共鳴:身體與聲音的交響》、《有感而發:教師心體驗》、《美的律動:身體與聲音教學練習曲》、《美的樂章:身體與聲音的廻旋》、《看見改變─參與式校園環境營造》等七本美感教育系列專書,並搭建國內外美感教育社群網絡連結與交流,致力於以美感教育和世界做朋友。相關成果請參閱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網站http://apoae.naer.edu.tw/


資料來源

洪詠善、黃祺惠、范信賢(2018)。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工作計畫成果報告。執行期間103.01-107.12。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