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工作坊與國際論壇—懂得美,藝結金蘭

| 吳長諭

【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 吳長諭】

  近兩年來分別舉行了2場以「美感」為核心的國際論壇,共同點為從「生活」出發,來發覺美感經驗,喚醒人們從日常生活中去觀察與感受周遭的人、事、物,因此論壇邀請對象,不只是學校裡的校長、主任、教師,也包含了一般大眾。從校內,也連結到了不同的領域、學科,期望讓知識不侷限在學科,讓學生有更多選擇與發揮的機會,也透過共同備課、課程設計,讓教師擁有跨領域的合作機會,讓教與學產生多元的可能,使創意應用於生活;並分別邀請了日本、韓國、美國、英國、澳洲之專家學者前來分享,從視覺藝術、音樂、課程與表演藝術的角度,進行跨領域課程之專題演講,期藉由集體對話、省思的過程,激盪出臺灣美感教育的整體圖像與實踐路徑,更多不同的想像與可能性。

  對一般大眾和學校裡的教職員、學生而言,「美感」一直告訴我們回到「生活」,聽起來很簡單,像是回到人自然活著的目的,用心去看、去感受,但是同樣是學習,知識的學習需要用腦,去記憶,累積知識與技能,然而日常生活也的確需要依靠腦的思維運作,才能維持;但是,當人回到大自然中的學習是什麼呢?想像自己「置身其中」的自然環境,當你大口呼吸新鮮空氣時,看見了嗎?聽見了嗎?層巒聳翠的山陵、綠意盎然的大樹、青翠鮮活的野草、生氣盎然的小花與蟲鳴鳥叫,人生活的學習環境,在校園內外,在生活之中,也在自然之中,我們該如何展開學習呢?我們該如何放下自我的框框來學習呢?

  對於學習者而言,離開了家,走進了校園,像是進入了另一個生活的環境、空間,校園的角色,除了只是一個單純的學校場域,它同樣也是師生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環境,在課堂上,教師上課的聲音、和學生對話的聲音、肢體的動作、同學之間身體相互的觸碰等,其實我們所追尋的美,就在日常生活中。

  在2017年「懂得美」美感教育國際論壇,由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身體與聲音的計畫主持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教授張中煖揭開序幕,從臺灣美感視野,討論從幼起、從師起、從心起的有感學習,更用身體與聲音,帶領現場觀眾實際感受自身的美感力量。2018年的「藝結金蘭.育成美感—2018跨領域美感教育國際研討會暨成果展」的我與空間的「慢」感受工作坊中,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生活與環境計畫主持人,中原大學景觀學系名譽教授喻肇青,與參與學員分享了人與美感的根本性認知問題,探討因為人活著,透過人的五感接觸這個世界,而有活生生的感覺,所以活著就有美感。生活與環境計畫名稱從一開始的空間美學,後來改成生活美學,是因為希望可以打開大家原本對於空間的想像,一般談到空間好像就會跟建築、空間設計綁在一起,但如果是從生活與環境來看,就扣合了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的基本論述三軸,存在美學(我與自己)、公民美學(我與他人)、生態美學(我與自然),這三件事情其實就是全人教育。工作坊現場也請參與學員分享自己當天觀察到的美與不美的事物,引發了許多討論議題,包含公共環境的關照、人我之間的互動、身體與所處空間的關係,再回到自己本身教學或工作現場的反思,期許能讓人有持續性的探討與思考。在「亞太地區美感教育專題論壇」美感@臺灣:日常與跨域中也特別邀請了,生活與環境計畫的實驗學校之一,北政國中九年級的同學分享參與美感實驗課程的學習歷程與感想,以及如何運用在自己的生活當中,成為了當天年紀最小的講者。最後以日本兒童文學作家安房直子的《有天窗的房子》一段話作為小結:「天窗真好。一到夜裡,從天花板上那個被切成正方形的窗窿裡,看得見星星,看得見月亮,看得見流走的雲。……白天雖然有點兒晃眼,但晚上,卻能遮蔽雨露,暖烘烘的有一種在野外宿營的感覺。」在這段童話的文字裡,道出了原始人性中與自然連結的渴望,以及空間、環境對人的影響。

更多相關訊息請上「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官網:http://apoae.naer.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