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若萍、傅安沛
【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 柯若萍(文)/傅安沛(圖)】
自主學習是什麼?在這波108課綱注重全人教育,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其成為自發主動的終身學習者的概念下,自主學習已成為教育現場的發燒議題,幾乎帶起一股「你今天『自主‧學習』了嗎?」的問候風潮。課程及教學中心與一些實驗教育學校/機構合作多年,深知其在自主學習的學習經驗與課程設計多有深耕與實踐,也有豐沛的能量分享其寶貴的教學實務與課程哲學;而原住民族教育研究合作學校則隨著這波新的課程改革,陸續開展自主學習的設計與研發,相繼提出教師專業增能的需求,為全面開展「自主學習」的新學習心智模式做好準備。爰此,課程中心於108年4月17日在臺北院區舉辦「原住民族教育與實驗教育論壇系列(二):釋放天賦‧自主學習」,透過演講、學校個案分享、專家學者與實務教師點評,開啟更多實驗教育和原住民族教育的對話,讓更多學校能視學生需求,提供更量身訂做的自主學經驗給每一個孩子,全面開展主動學習的終身學習能力。
論壇由課程中心拉開序幕,接續是淡江大學教育行政與領導研究所所長薛雅慈教授的專題演講,薛教授從學理分析自主學習的意義,特別提出自主學習有兩個關鍵詞:「學習主動」和「個別化」,從一個孩子的需求談自主學習這件事,可以詮釋為個人為達成特定學習任務或目標,依據自己的認知成長需求與特質、學習動機以及學習上的優勢劣勢,選擇安排調整自己的學習模式。薛教授也以自己及其子女的學習過程,體悟應證多元智能與學習風格在學習上的重要性,提醒與會師長在實踐自主學習課程時,尊重學生學習的獨特性與主體性。隨著豐富的簡報分享,我們瞭解到:自主學習是一群人共學的事,是玩中學的事,是可以調整學習速度的事,……,但最重要的是:一輩子學習的事。
喝完薛教授準備的自主學習心靈雞湯,主辦團隊規劃一場精心特調的世界咖啡館活動,透過「學校認為的自主學習」、「推動自主學習的教育哲學」、「怎麼促進學生發展自主學習的熱情和能力」等三個議題的討論交流,啟發喚醒大家自主學習的靈魂。歷經1小時的咖啡對話,與會師長萃鍊出:自主學習的教育信念是信任學生學習過程的一切、給孩子說不的權利、知行合一、讓天賦自由;自主學習是學生找回自己、是留白、是成為族群的「真正的人」、是自己找答案;教師與家長的陪伴、觀察、對話、引導、相信與包容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與能力。
下午由四所學校進行案例分享及學者專家與談對話的論壇。桃園市介壽國中詹靜農老師分享「夏日樂學」專題競賽活動,孩子們利用身邊的資源去尋找自己的答案,整個過程中即使遇到許多問題,依舊充滿熱情、積極主動地諮詢教師團隊,和組員激盪出許多解決問題的想法,暑期生活雖短暫,但卻豐富地充實了他們的生活。除此之外,他們也體悟到教師學習社群的重要性,自主學習的課程設計需由教師們集思廣益來面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困境。道禾教育機構由蔡佩伶學術長分享自主學習實踐的四大重點:彈性自在的學習環境、自在寬鬆的人際關係、平等共學的師生關係及慢學的時間等待。道禾透過山水學要孩子們學習如何面對自己與孤獨;透過六藝與工坊讓孩子學會合群、同理與傾聽;透過文字護照讓師生體悟學習的自由與自由的學習及留白的意義。
全人實驗中學校長黃政雄分享民主教育與自主學習在因應未來快速變化的世界潮流中的重要性,他認為重要的精神素質是:好奇心,能產生洞察力的思考能力,能與人對話和合作的能力,還有不怕失敗的韌性和行動的勇氣。黃校長更指出民主教育需具備三個原則:學校是建立在信任、尊重和平等基礎上的學習共同體;共同體的每一個人都應為自己思考要什麼、什麼是真的;和平理性的對話。能實踐這三個原則的教育就是民主教育。信賢種籽國小黃瀚嶠老師提出民主教育的好處是能保持彈性與變化,保持辯證與自省,避免極端的決策,對多元價值的包容性較大;透過不間斷的接受內部與外部的挑戰,並以形成共識的方式,不停歇的調整自己到合適的定位;大家必須思考到底要教孩子甚麼,才是對他的未來真正具有意義的?讓孩子學會勇於挑戰,學會坦然接受挑戰,以及挑戰與被挑戰之中該有的敬意和態度,這是種籽一直在學校教育中努力實踐的,也是自主學習重要元素。
論壇的尾聲由馮朝霖教授帶領大家一起回顧與反思今日談論的自主學習,馮教授以小駱駝和駱駝媽媽的對話寓言,暗示人類與生俱有諸多本能足以在自然環境裡學習或生活,成為他自己;馮教授同時提出「玩興、即興和盡興」來提醒大家教育辦學宜有的三大要素,尤其玩興即能符應自主學習的動機理論。馮朝霖教授呼籲自主學習不應只是課綱裡的規範,而是要有地方創生的概念,從「生活共同體」到「學習共同體」至「創造共同體」,乃衍生出幸福共同體。最後他以「HOPE」,即人性(Humanity)、開放(Openness)、愉悅(Pleasure)、賦能(Empower)四個字期勉未來教育努力的方向,為這場自主學習論壇劃上一個完滿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