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班級經營中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 郭仕文、鄭章華

【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 郭仕文、鄭章華】

  為因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即將於108學年度上路,其中自主學習是基本教育重要的理念與內涵。因此本次工作特別邀請2013年獲得Super教師獎全國首獎,以及2014年親子天下百大創意教師的臺中市立龍津高中理化老師兼任導師的曾明騰老師與本院研究合作學校在2019年1月8日分享「如何在班級經營中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想邁向自主教育教學群的老師共同探討如何落實班級經營,以及教師班級經營和學生自主學習間的關係。

  首先,若要讓孩子願意學會學習,老師要先成為熱愛學習、體驗學習、發現學習及分享學習,成為孩子主要效法楷模的重要他者。除此之外,還有家訪的重要性,透過家訪,老師不但可親自了解學生家庭背景,甚至也能贏得家長對於老師教學信念的信任。當老師贏得家長跟學生的信任後,就可以進行落實班級經營的三個原則,第一個是給孩子一個溫暖又自由的表達領域,第二個是建立同儕互相支持的力量,第三個是發現孩子的天賦、搭建孩子的舞台。也就是透過老師精心的安排,讓孩子在一個充分被信任的中學習,自然而然就營造出處處是教室,人人是我師的學習環境。

  舉例來說,即使是看似無趣的孔廟參訪活動,也能透過用心而細膩的教學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透過重重關卡的設計不但要學生發展創意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在面臨關卡挑戰時,必須要靠團隊合作才能解決問題。在「誰來晚餐」中組建分組團隊,透過不同角色,引導學生扮演領導者及學習者,例如以到偏鄉學校帶服務學習的方式。透過創業團隊的思維,激發學生創意撰寫計畫書並自籌經費。學生在活動結束後,從他人的肯定與回饋,了解自己的興趣與價值。參與者好奇這些創新的靈感從何而來呢?曾老師回應說在學生平日興趣及遊戲中就可以找到課程設計的靈感。

  過往大家熟悉的班級經營是為了使班級內的活動順利推展,是以教師為中心,使正值身心成長的孩子能適應社會化的團體生活。但根據研究指出如果教師對於班級經營投入愈深入,學生自主學習成效也愈高,更有助於教師班級經營的提升。若把班級經營譬喻為教師在經營管理上的巧思,透過活動設計改善教學方式,不但可以發掘學生的天賦,更能啟發孩子處理問題的想法,以及學習與同儕合作並相互學習的能力。

  因應教育新趨勢與未來發展,「記憶」、「背誦」、「標準答案」已成昨日黃花,「行動」、「態度」及「覺察及省思」將是未來玫瑰不再只是口號。如果以學校既有的制度、組織文化、與課程結構等基礎,妥善運用班級經營管理當可成為教學成功的必要條件,提升學習渴望、信心與熱情的重要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