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研究中心 | 詹美華 副研究員
以往高中課綱必修比重過高,占總學分70%,選修課程則偏重考科,忽略學生適性發展的需求;十二年國教強調高中應落實多元和適性選修,普通高中選修學分數(54-58學分)與必修學分數(122-126學分)之比,約調整為0.45:1,大幅增加了對普高選修課程的重視。本研究邀集四位高中歷史教師與一位從旁協助發展課程的歷史教授,從普高「多元選修」課程設計入手,最後由每位教師各提出一門選修課程設計:「人權發展與歷史」、「二十世紀上半期戰爭與媒體」、「從藝術作品看臺灣歷史」、「探究與實作:歷史學研究」,適用一學期兩學分或上下學期各一學分。在觀察並訪談教師發展課程的過程中有如下發現:
一、教師容易忽略課程設計的目標
參與教師認為多元選修課程可以比較有彈性、自由設計的理想,「讓學生有一點學到東西,又能夠輕鬆活潑有趣」、「設計上比較是跨域的方式」。只是到了實際設計過程,教師除了擔心歷史知識與材料來源,也常常在如何「安排、組織課程主題」與「判斷、選擇所需材料」之間不斷徘徊。比較明顯的是,教師因此容易陷入文本材料的選擇,而忽略了整個課程主題所要傳達的大概念、重要理解是什麼。也就是說,安排了整學期的課程主題,但容易忽略去評估學生需要具體習得和理解到哪些可預期的學習結果。
二、教師比較缺少課程評鑑的思考
課程評鑑是價值引導的構想,是課程設計不可忽略的一環。當參與教師花較多心力在「發展和設計」出一套課程文件時,相對地對於課程的評鑑,如內容大綱、範圍順序;或者學生的學習經驗;或者學習的具體目標、學習歷程的實際結果等價值的判斷,這些影響課程目的、可行性和實施的思考,在本研究過程中教師是比較沒時間、也沒有做出相關的需求評估、缺點診斷、課程修訂和目標達成度判斷等。
此外,針對歷史思維與文本閱讀的課程設計,有如下建議:
第一,設計多元選修歷史課程,實務上教師應從「小部分主題和範圍」開始,才能抽出重要議題引導學生討論與思考,畢竟歷史人物事件所需的基本背景知識仍是不可少。
第二,教師可運用「既有的」課程設計或教學活動,使用那些已經有人設計的材料或建置的網站或出版的資源等,經過微調修改以適合自己學生的學習程度和進度。
第三,教師在發展各單元課程主題的同時,應思考輔助學生學習的可能鷹架,例如,歷史文本的生詞注釋、內容改寫;提示詞或片段影片的運用;分析圖像的工具;資料的比較和對照表等來組織學生的學習,讓他們聚焦手邊的任務。
第四,需要預設學生閱讀、思考和理解的時間,學習理解重於涵蓋範圍,才能幫助其歷史思維能力的養成。
資料來源
詹美華(2019)。歷史思維與文本閱讀運用在高中歷史選修課程設計與教材教法示例之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計畫案期末成果報告(NAER-107-12-G-2-07-00-1-07)。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